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日:“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日:“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引自《苏辙传》

材料二    熙宋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引自《宋史?食货》

材料三    司马光日:“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引自《宋史?司马光传》

回答:

①根据材料说明,三人的立场与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三人侧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三人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认为青法有害无利,反对青苗法。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农民到期不还,会给地方州县带来麻烦;韩琦认为青苗法的实施,是“官府放高利贷”,不合情理;司马光认为青苗法会导致贫者逃亡,“富者变贫”。青苗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有利,不利于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安石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让我们懂得了什么?50以内,作为《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  2020-04-08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①三国时蜀国先主刘备临终前劝勉儿子阿斗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2020-06-09 …

翻一下下面文字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  2020-06-1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  2020-06-13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  2020-06-21 …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临终之际在给清政府的《遗折》中说:“圣人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中外  2020-06-25 …

(15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  2020-06-27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  2020-06-27 …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临终之际在给清政府的《遗折》中说:“圣人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中外臣  2020-11-10 …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①久利之事勿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