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你了解水陆两用坦克吗?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比普通坦克要大,呈船形,所以能在水中浮动.排水型两栖坦克是靠什么力量来支持车辆的重力呢?在水上航速不超过l5km/h的两用坦克,车辆
题目详情
你了解水陆两用坦克吗?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比普通坦克要大,呈船形,所以能在水中浮动.排水型两栖坦克是靠什么力量来支持车辆的重力呢?在水上航速不超过l5 km/h的两用坦克,车辆的全部重力主要是靠浮力来支持的.水上航速超过l5 km/h的两用坦克,浮力有所减小,这时的水动力(类似于飞机的升力)作用就不可忽视,即两种力量共同支撑着坦克,使其不会下沉.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总质量22 t,水上最大速度14 km/h,最大航程超过90 km.陆地最大速度55 km/h,最大行程超过385 km,履带着地的总面积约为4 m2,可越过2.9 m壕沟.
请你根据短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大?
(2)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多大?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多少?
(3)“水上航速超过15 km/h的两用坦克,浮力有所减小,这时的水动力作用就不可忽视”.这里的“水动力”产生的原因是:___.
请你根据短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大?
(2)如图所示的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多大?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多少?
(3)“水上航速超过15 km/h的两用坦克,浮力有所减小,这时的水动力作用就不可忽视”.这里的“水动力”产生的原因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坦克重力:
G=mg=2.2×104kg×10N/kg=2.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力:
F=G=2.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p=
=
=5.5×104Pa;
(2)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和自身重力是平衡力,则坦克所受浮力F浮=G=2.2×105N;
由F浮=ρ水gV排得:
V排=
=
=22m3.
(3)这里的“水动力”产生的原因是: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故答案为:(1)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5×104Pa;
(2)所受的浮力约为2.5×105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2m3.
(3)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坦克重力:
G=mg=2.2×104kg×10N/kg=2.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力:
F=G=2.2×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p=
F |
S |
2.2×105N |
4m2 |
(2)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和自身重力是平衡力,则坦克所受浮力F浮=G=2.2×105N;
由F浮=ρ水gV排得:
V排=
F浮 |
ρ水g |
2.2×105N |
1×103kg/m3×10N/kg |
(3)这里的“水动力”产生的原因是: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故答案为:(1)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5×104Pa;
(2)所受的浮力约为2.5×105N;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2m3.
(3)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看了 你了解水陆两用坦克吗?水陆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直线y=x+3的图像与x、y轴交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与点C,把三角形的面 2020-05-16 …
已知直线y=x+3的图像与x.y轴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于C,把三角形aob 2020-05-16 …
已知直线y=x+3的图像与x、y轴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于点C,把三角形AO 2020-05-16 …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x+3图像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于点C把三 2020-05-16 …
阅读《不求甚解》选段,回答问题。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 2020-05-17 …
已知60度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克/100克水.如果在60度时要从400克50%的KNO3溶 2020-06-04 …
已知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P(1,1)的直线l与x轴、y轴正半轴交于点A,点B,若三角形AO 2020-07-24 …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决投票,其中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6.6%,克里 2021-01-01 …
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100克水.如果在60℃时要从400克50%的硝酸钾溶液中析 2021-02-11 …
60C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克,则84克KNO3饱和溶液里含有克水,克KNO3?20C时,KN 202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