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题目详情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溪,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
(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
(3)各举一例佐证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结论.
(4)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5)结合材料三谈谈八年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溪,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三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
(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
(3)各举一例佐证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结论.
(4)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5)结合材料三谈谈八年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割地侵犯的是领土主权,日本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数千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请求变法.
(3)国民党为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材料二显示“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可见清政府的腐败.材料三显示“同仇敌忾”,可见胜利的原因在于实行全民族抗战.
(5)本题通过两次抗日战争的结果对比,反映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
故答案为:
(1)领土主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公车上书.康有为或梁启超.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失败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胜利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
(5)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
(2)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数千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请求变法.
(3)国民党为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材料二显示“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可见清政府的腐败.材料三显示“同仇敌忾”,可见胜利的原因在于实行全民族抗战.
(5)本题通过两次抗日战争的结果对比,反映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
故答案为:
(1)领土主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公车上书.康有为或梁启超.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失败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胜利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
(5)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
看了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 2020-05-16 …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条款是()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投资 2020-05-16 …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如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 2020-05-16 …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并 2020-06-3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清政府向英国赔 2020-11-12 …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 2020-11-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材 2020-12-02 …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 2020-12-06 …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材料二: 2020-12-08 …
如图为签订某一条约的场景,属于其相关内容的是()A.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