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秋斋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唐]韦应物[金]赵秉文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冷晕侵残烛,雨声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金]赵秉文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单分析。(2分)

2.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韦诗:比喻 以烛喻月。山月皎洁 宛如夜烛相伴 照人无眠。赵诗:借代 借“晕”代月。(“晕”配以“冷” 突出月夜寒意侵人;)( 2 分)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 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 风竹悦耳 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 秋雨寒枝 凄冷袭人。(4 分)


1.


分 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由题干可知,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思考。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冷晕侵残烛,运用借代,用部分代整体。故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后简洁点明效果。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分析,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从景物特征看出淡静与凄冷的不同,分析应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意象。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李白《秋浦歌》里的诗意,球普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置映深竹.“宿”字的解释“张”字的解  2020-06-09 …

韦编三绝典故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释义: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  2020-06-17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  2020-06-21 …

秋斋独宿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1)请指出首句“山月皎如烛”使用的  2020-06-29 …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崔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  2020-06-30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秋斋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唐]韦应物[金]赵秉文山月皎如烛,霜风  2020-06-30 …

(2012•宿迁)粗细均匀、密度为ρ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ρ水的  2020-07-04 …

(2013·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  2020-07-15 …

古诗欣赏: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1)发挥想象,写出“山月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