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苏轼抗洪(苏轼)徙知徐州①.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题目详情
苏轼抗洪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    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    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    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②〔涂潦〕洪水。③〔吾侪(chái)〕我们。④〔锸(chā)〕锹。⑤〔版〕筑墙用的夹板。⑥〔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决曹村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
③轼武卫营        ④尾(zhǔ)于城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②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
(3)根据文中内容,试举一例来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 黄河决曹村,河,黄河.②句意: 派官吏分堵保持.使,派,派遣.③句意: 苏轼到武术营.诣,到、往、去④句意: 一直到城门口.属,连接.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注意重点字“出”“皆”,和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守”.②注意重点词“其徒”“持”“筑”.
(3)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联系人物的言行,根据文章所写的事件,从事件中提炼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从苏轼阻止富人出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的人;动员武卫营官兵协助守城--足智多谋;亲临一线,过家不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临危不惧;决不让洪水毁城--关爱百姓;派官吏分堵以守--足智多谋、善于指挥.
答案:
(1)①黄河.②派、派遣(或“命令”).③到、往、去.④连接.
(2)示例:①富人逃出城去,民心都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②带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
(3)示例:从苏轼阻止富人出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的人;动员武卫营官兵协助守城--足智多谋;亲临一线,过家不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临危不惧;决不让洪水毁城--关爱百姓;派官吏分堵以守--足智多谋、善于指挥.
看了 苏轼抗洪(苏轼)徙知徐州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2020-06-09 …

英语翻译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  2020-06-09 …

下列这段话所含的成语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辊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  2020-06-24 …

英语翻译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  2020-06-25 …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  2020-06-25 …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苏轼,字子瞻,眉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  2020-07-01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  2020-11-04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2020-11-04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  2020-11-04 …

英语翻译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