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好在何处?
题目详情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好在何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有蜚声千载上而不能服强项之笠翁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也……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宋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不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者,子京一人之流毒也。”(此据《词话丛编》本) 李渔的文笔确实优美,可惜内容全是一派胡言!胡云翼《宋词选》P25说:“这首词在当时是著名的作品,作者因此而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称号。上段写春天绚丽的景色,确有独到之处,‘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王国维《人间词话》第46条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说:“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宋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著之字也。” 钱钟书在《通感》中也引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和苏轼“小星闹若沸”(《夜行观星》)云:“宋祁和苏轼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通感的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触觉和视觉向听觉里的挪移。……好些描写通感的诗句都是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不过,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更深刻、更细致的体会,因此也需要推敲出一些新颖、奇特的字法,例如前面所举宋祁和苏轼两句。”(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 不管有人怎样批评,“闹”字的用法还是得到承认的。
看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眼儿媚(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 2020-06-09 …
帮忙翻译“恩怨纠绵五十载,春去春来花不开,何故红颜多命薄,山高水低情似海”的意思! 2020-06-17 …
蜂飞蝶舞的喧闹声吵醒了蜗牛,它终于不甘心在这热闹的春光中独自睡在壳里,两只触角懒洋洋的伸出来……小 2020-06-17 …
欧阳修的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天涯”出自何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天涯。游人不管春将 2020-06-29 …
阅读.春联阅读.春联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 2020-07-24 …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饮食文化在春节期间展现地淋漓尽致,炸春卷、煮饺子是各家各户必 2020-07-26 …
这诗描写的是什么动物?诗为:五湖四海喜迎春,一九梅花报春红,火树银花明盛开,生龙活虎闹新春.兔子飞奔 2020-11-04 …
五、请你反复诵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春天真热闹太阳在笑,小鸟在叫,柳枝头的绿在闹,春天的世界多奇 2020-12-04 …
五、请你反复诵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春天真热闹太阳在笑,小鸟在叫,柳枝头的绿在闹,春天的世界多奇 2020-12-04 …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①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春色满园关不住,。④,春在溪头荠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