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
(万章)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上》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意”从根本上讲是“人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B.统治者只有顺应民心,做让老百姓满意的事,才能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拥戴。
C.孟子认为禅让不是天子把天下直接让给某个人,天子只有推荐的权利,真正的决定权在人民。
D.孟子认为如果按礼祭祀,还发生天旱水涝,那就要改换江山社稷,另立天子。
2.这两个选段都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1.
分 析:
疏通文意,读懂原文。《孟子》作为古代文化经典,在阅读时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要借助注释和原有的文言文知识来疏通词句。一般说来,文化经典的词句相对较难,我们不必逐字逐句理解,只需整体理解,而对试题中需要我们理解的句子,则要细细推敲,不能马虎。读懂原文,是为理解内容、评析观点打下基础,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积累 社稷是土谷之神,孟子认为如果按礼祭祀,还发生天旱水涝,那就要改换土谷之神,并没有说要改换江山,另立天子。这是曲解文意。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本题采用对比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孟子思想的理解。平时我们就必须熟悉两位哲人主要的学说和观点。只有对他们的主要思想有了明晰的认识,才能在高考时准确辨析。选段《万章上》要明晰“文”与“质”的关系,选段《尽心下》重点是强调要把君子的行为付诸实践。答题时,应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一解答,表达要简洁完整,切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词。
考点:
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层级为理解D。
(14分)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 2020-05-16 …
英语翻译《图国》(节选)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 2020-06-12 …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意思 2020-06-22 …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作出该判断的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 2020-07-10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 2020-11-07 …
(10分)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 2020-11-07 …
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处,安危所系③天 2020-11-07 …
黄宗羲提出:“盏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 2020-11-0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 2020-12-1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