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1)此诗颔联写景极富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题目详情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此诗颔联写景极富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写景方法.诗歌中写景的方法主要有:1.正与侧的结合;2.动与静的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3.声与色的结合;4.虚与实的结合;5.点与面的结合;6.远与近的结合;7.白描手法等.颔联“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直接可以判断出的是色彩比较绚丽,“碧”、“红”、“青”、“白”属于色彩方面的;而且有对比,如碧涧流红叶,青树映白云;“流”是动态的,所以也有动与静的结合: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一片生机;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如“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秋景的喜爱之情.“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闲看鸟归巢,蝉乱飞,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闲适.“何人枕上闻”“何人”即“无人”,体现了无人共享秋夜雨趣的孤寂、落寞.
 
参考答案
1、①色彩对比鲜明.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鲜艳的生机活泼的秋山秋水.
②动静相生.红叶随水漂流,天上白云点点.一动一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色的动人.
(第一点给3分;第二点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1)对美丽秋景的喜爱之情.秋山中林青云碧,红叶在碧涧中格外醒目,写出了作者对一派秋日盛景的喜爱之情;
(2)无人共享秋夜雨趣的孤寂、落寞.夜深人静,却无人与作者共赏雨打芭蕉的美景,孤寂之情,油然而生.
(3)独赏山中秋景的闲适.傍晚闲看鸟归巢,蝉乱飞,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闲适.
 
译文:
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我难以一一游览;秋天的大涤山,引起我无限遐思,更难一一形诸笔端.你看,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扑腾腾地冲进了树阴;夕阳西下,满山的知了,不停地鸣唱.我想,这美妙的夜晚,雨打芭蕉,声声点点,是那么的悦耳;有谁,将与我一起,在枕上细细地聆听,联翩浮想?
 
赏析:
《宿洞霄宫》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景抒情,明净美丽而轻盈活泼:第一联由山之大引出思之无垠;第二联写碧涧红叶,青林白云,有流水有飞鸟,写出秋容之鲜艳动感,毫无枯淡之色;第三联对仗工整,写景明净简淡;尾联遐思悠悠,意境优美,空山寂静,无人与作者享受夜雨芭蕉的情韵.全诗饱含作者对洞霄宫美景的喜爱,也透露了作为隐士的一种孤寂.
看了 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教一个高等数学中数列极限的问题证明方程x+…+x^n=1在区间(1/2,1)内有且仅有一个实根还  2020-06-10 …

课内阅读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  2020-06-12 …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档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  2020-06-22 …

为什么极昼极夜最先出现在极点,并向外扩大?为什么极昼极夜最先出现在极点?据说极昼极夜是从极点开始向  2020-07-20 …

在直角坐标系下,直线l经过点P(-1,2),倾斜角为α,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向为极轴,建立极坐标  2020-07-31 …

求一个与Sn=(n^2+n)/2(n=1,2,3...)有关系的数列Un使得lim(u1+u2+u  2020-08-02 …

小阳向外宾介绍一尊青铜器:“这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  2020-12-10 …

下图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结  2020-12-27 …

一些风靡校园的低俗小说语言粗糙、情节简单,却令许多青少年沉迷。此类小说往往角色代入性很强,为青少年构  2021-01-14 …

我国春节时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A.此时南极洲气温达到一年中最低值B.此时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  202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