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寒食舟中作①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 ②隐:倚、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这首诗的颈联十分精妙,请结合全诗分析。
(2)尾联中“愁看直北是长安”中的“愁”具体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分析。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 ②隐:倚、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这首诗的颈联十分精妙,请结合全诗分析。
(2)尾联中“愁看直北是长安”中的“愁”具体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阅读颈联,把握颈联内容,然后再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时候,首先从手法方面进行思考.这两句在写景,所以先从描写手法进行分析,使用的手法为远近结合;表现手法上使用了对比衬托;炼字上,使用了叠词,上下句对仗工整.然后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考虑结构上的作用,即承上启下;
(2)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全诗,把握全诗的内容和情感,然后再逐句进行分析,最后围绕着“愁”字进行概括.本诗的愁主要有飘泊江湖的羁旅之愁,年迈多病、穷愁潦倒的老病之愁,不为朝廷所用的失意之愁,感叹时局多难的忧国伤时之愁.答题的时候,先概括后分析;
答案:
(1)①颈联写舟中所见江上的景物,远近结合.“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写景富于层次.②结构上承上启下.“娟娟戏蝶”承上句“看花”,“闲幔”回应首联中“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蹁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引出下文作者困居舟中、空望长安的忧思,过渡自然,使诗歌结构紧凑.③对比反衬.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与年迈多病、困居舟中的作者形成对比,更反衬出诗人的失意和困窘.④对仗工整,并且使用叠音词“娟娟”“片片”,既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每点(2分),其中手法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5分).)
(2)①飘泊江湖的羁旅之愁.节日佳辰,作者却身在舟中,淹留潭州,倍觉孤寂无聊.②年迈多病、穷愁潦倒的老病之愁.“隐几”“天上坐”“雾中看”等,可见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暗自伤老.③不为朝廷所用的失意之愁.“鹖冠”突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身不在官而依然心系国事,这是无能无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④感叹时局多难的忧国伤时之愁.时局的动荡不安、变乱无常,如同雾里看花,真相难明,而作者心系国家,长安空望,只能徒自伤怀.(每点(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译文: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皮几,席地而坐,乌皮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赏析:
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这里表面上似乎与上下各联均无联系,其实不是这样.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做了十分自然的过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用朱翰的话,也是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这只是从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应.其实这一句将舟中舟外,近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
此诗有借鉴沈佺期诗句之处,如“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云白山青千万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全诗在自然流转中显出深沉凝炼,很能表现杜甫晚年诗风苍茫而沉郁的特色.
(1)解答本题,首先阅读颈联,把握颈联内容,然后再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时候,首先从手法方面进行思考.这两句在写景,所以先从描写手法进行分析,使用的手法为远近结合;表现手法上使用了对比衬托;炼字上,使用了叠词,上下句对仗工整.然后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考虑结构上的作用,即承上启下;
(2)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全诗,把握全诗的内容和情感,然后再逐句进行分析,最后围绕着“愁”字进行概括.本诗的愁主要有飘泊江湖的羁旅之愁,年迈多病、穷愁潦倒的老病之愁,不为朝廷所用的失意之愁,感叹时局多难的忧国伤时之愁.答题的时候,先概括后分析;
答案:
(1)①颈联写舟中所见江上的景物,远近结合.“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写景富于层次.②结构上承上启下.“娟娟戏蝶”承上句“看花”,“闲幔”回应首联中“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蹁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引出下文作者困居舟中、空望长安的忧思,过渡自然,使诗歌结构紧凑.③对比反衬.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与年迈多病、困居舟中的作者形成对比,更反衬出诗人的失意和困窘.④对仗工整,并且使用叠音词“娟娟”“片片”,既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每点(2分),其中手法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5分).)
(2)①飘泊江湖的羁旅之愁.节日佳辰,作者却身在舟中,淹留潭州,倍觉孤寂无聊.②年迈多病、穷愁潦倒的老病之愁.“隐几”“天上坐”“雾中看”等,可见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暗自伤老.③不为朝廷所用的失意之愁.“鹖冠”突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身不在官而依然心系国事,这是无能无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④感叹时局多难的忧国伤时之愁.时局的动荡不安、变乱无常,如同雾里看花,真相难明,而作者心系国家,长安空望,只能徒自伤怀.(每点(2分),其中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译文: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皮几,席地而坐,乌皮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赏析:
从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逢到节日佳辰,诗人虽在老病之中还是打起精神来饮酒.“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第二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鹖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首联中“强饮“与“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时的身世遭遇,也包蕴着一生的无穷辛酸.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天上坐“、“雾中看“非常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如同隔雾看花,真相难明.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第三联两句写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说“过闲幔“.第二句“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所以说“下急湍“.这里表面上似乎与上下各联均无联系,其实不是这样.这两句承上,写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闲幔“的“闲“字回应首联第二句的“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正是这样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对比,引发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向尾联做了十分自然的过渡.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引用朱翰的话,也是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
尾联两句总收全诗.云说“白“,山说“青“,正是寒食佳节春来江上的自然景色,“万余里“将作者的思绪随着层叠不断的青山白云引开去,为结句作一铺垫.“愁看“句收括全诗的思想感情,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浦起龙说:“'云白山青'应'佳辰','愁看直北'应'隐几'.“这只是从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应.其实这一句将舟中舟外,近处远处的观感,以至漂泊时期诗人对时局多难的忧伤感怀全部凝缩在内,而以一个“愁“字总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
此诗有借鉴沈佺期诗句之处,如“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云白山青千万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全诗在自然流转中显出深沉凝炼,很能表现杜甫晚年诗风苍茫而沉郁的特色.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主持人柴静自费百万元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传播.形 2020-06-16 …
夏天的早晨,在海边时常可以看到一片大雾弥漫;秋高气爽的秋天,在清晨时草地上晶莹剔透的露水,太阳一出 2020-06-27 …
下列图片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其他三个选择不同的是()A.青草上的露珠B.山间大雾的形成C.窗台的水 2020-07-14 …
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中包含有汽化现象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2020-11-05 …
我国很多大城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较重.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 2020-11-17 …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使视线变得模糊;一段时间后,镜片上的雾又会 2020-11-21 …
2015年初著名传媒人柴静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 2020-12-12 …
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 2020-12-22 …
近日,记者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空前广泛的社会关注.针对雾霾产生的 2020-12-28 …
(2012•衢州)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