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题1: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词中的哪些句子和词眼相照应?词人通过这个词眼字和这些句子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这首词在写作上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请就其中的一种适当展开分析。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词眼是“空”字。上片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下片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在,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些句子都密切地照应“空”字。 词人通过这个“空”字和这些句子写出了金人南侵给扬州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表达了对金人的谴责和对扬州人民的同情。 小题:首先:融情入景的手法。这首词抒发的黍离之悲是通过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表现的。上片中的“荠麦”“”“废池乔木”“ 清角”等景物,呈现了劫后扬州的残破荒凉,表现了作者的感伤之情。而“竹西亭”“春风十里”和下片中的“二十四桥”“红药”等象征当年扬州繁华兴盛的景物,衬托了今日扬州的衰败,表现作者怀念往昔、痛伤今日的感慨。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其次:对比的手法:这首词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把从古典诗词中得来的印象中的扬州和眼前所见的现实中的扬州进行对比,一个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的繁华的大都市,一个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的“空城”,两相对比,写出了扬州昔盛今衰的变化,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 再次: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的是眼前所闻的景象,如所见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在,冷月无声”所闻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为我们描绘一幅扬州劫后图。虚写的是印象中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是对杜牧重到扬州的情景的想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对“二十四桥边红药”命运的推想。全词由虚到实,再由实入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扬州昔盛今衰的变化,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 第四: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为了表现扬州昔日的繁盛,词中多次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如“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用杜诗中蕴涵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扬州的现实进行对比,丰富了词的意蕴。增加了抚今思昔的感慨。 |
无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这首诗求翻译其妇女庄栉织衽,实神理而超然也.我心久养浩然气,很石犹存事可寻.在官犹自未离贫,意气骄 2020-06-09 …
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腓林中都未有.草色独自非林中都未有.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2020-06-12 …
此马非凡马,房屋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回答可加分)作业上有一题:此马非凡马,房屋本是星 2020-06-18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 2020-07-05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题。凉州词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 2020-07-28 …
好店名(回答得好可以加奖金)店名类别说明玉壶缘茶叶店“玉壶”出自名诗《芙蓉楼送辛渐》好又多稻香村借 2020-07-28 …
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i,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 2020-11-14 …
小强觉得自己渐渐长大了,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再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里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 2020-11-16 …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仿句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