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m=1.5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m=1.5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拉力F的大小;
(2)在图乙上将6s内物体运动的v-t图象补画完整,要求标明相关数据,但不要求写出运算过程;
(3)6s末物体与出发点(O时刻位置)的距离是多少?

(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拉力F的大小;
(2)在图乙上将6s内物体运动的v-t图象补画完整,要求标明相关数据,但不要求写出运算过程;
(3)6s末物体与出发点(O时刻位置)的距离是多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撤去拉力前,加速度,a1=
=
m/s2=20m/s2
加速度a2=
=-
m/s2=-10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1=
,
a2=
,
代入数据解得μ=0.5,F=30N.
(2)撤去拉力后,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2=
=
s=2s,
下滑的加速度a3=
=gsinθ-μgcosθ=6-0.5×8m/s2=2m/s2.
则6s时的速度v=a3t′=2×3m/s=6m/s.
图线如图所示:

(3)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故6s末物体与出发点(O时刻位置)的距离是:
x=
×3×20-
×3×6=21m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拉力F的大小为30N;
(2)t=6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为6m/s,图线如图所示;
(3)6s末物体与出发点(O时刻位置)的距离是21m.
△v |
△t |
20 |
1 |
加速度a2=
△v |
△t |
10 |
1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1=
F-mgsinθ-μmgcosθ |
m |
a2=
mgsinθ+μmgcosθ |
m |
代入数据解得μ=0.5,F=30N.
(2)撤去拉力后,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2=
0-v |
a2 |
-20 |
-10 |
下滑的加速度a3=
mgsinθ-μmgcosθ |
m |
则6s时的速度v=a3t′=2×3m/s=6m/s.
图线如图所示:

(3)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故6s末物体与出发点(O时刻位置)的距离是:
x=
1 |
2 |
1 |
2 |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拉力F的大小为30N;
(2)t=6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为6m/s,图线如图所示;
(3)6s末物体与出发点(O时刻位置)的距离是21m.
看了 如图所示,质量m=1.5kg...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563÷口的商是三位数,口里可以填()A.1~5B.2~6C.3~7 2020-04-07 …
图纸比例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这个比例来?5.3比例:5.3.1图纸可用比例:1:11:21:51:10 2020-07-19 …
口算.3-156=7.125+178=1÷58=0×249=3215×4=25×28=7.2÷0. 2020-07-19 …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3.6×7△0.13×0.45验算:6.3×0.325(结果保留二位 2020-07-19 …
如图,如果AB∥CD,那么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A.∠1与∠5,∠2与∠6B.∠3与∠7,∠4与∠ 2020-07-23 …
如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S△ADC:S△ABC=1:3, 2020-08-01 …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3平方米=平方分米4平方千米=公顷3米=厘米4500公顷=平方千米. 2020-11-18 …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3平方米=平方分米4平方千米=公顷3米=厘米4500公顷=平方千米. 2020-11-18 …
D点经度东经116°,飞机D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5时,经10小时到加拿大温哥 2020-12-23 …
如下图所示程序框图,已知集合是程序框图中输出的值},集合是程序框图中输出的值},全集U=Z,Z为整数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