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由画溪三箬至合溪清余怀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由画溪三箬至合溪

【清】余怀

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

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

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

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

注:画溪、三箬和合溪都在今浙江长兴县境内。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选取了哪些景物,描写了怎样的画面?(4分)

2.请从用典的角度对结尾一联作出赏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中间两联写诗人坐在行舟中,放眼眺望的两岸景色,欣赏袅袅飘升的炊烟、绿萝环绕的僧院、红树点缀的人家、清澈见底的溪水、粼粼可数的游鱼、声声啼叫的飞鸟和长满翠竹的青山,描绘了一幅层次分明、清幽秀丽、动静相宜的江南山水画。2.放眼望去,美景宜人,加之“枫叶纷纷”,水路宛转,使作者不由得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自然产生“桃源仿佛”的错觉。诗人利用眼前之景,巧妙地引典入诗,托出舟行水乡的观感,拓宽了写景诗的思想内涵,不仅赞美了浙北地区优美的景色,还表现出一种追求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
1.
分 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诗中描写了“绿萝,红树、孤烟、篁山、鱼、鸟、僧院人家”等景物。然后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特点是层次分明、清幽秀丽、动静相宜。最后,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规范表达。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解答此题,可从用典的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后可知,这是一首旅途山水诗。作者的情感变化主要寄予在诗中叙事和写景中。诗中主要描写秋高天阔的季节、置身船中、畅游江面所观赏到的大好景色,正是撩人的秋山秋色秋叶激发作者无限的喜悦和欢乐,好像进入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尾联 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自然产生“桃源仿佛”的错觉,表达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赞美和期望。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2020-05-04 …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  2020-06-11 …

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然后答题。(5分)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2020-06-11 …

(三)读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2020-06-11 …

阅读《浣溪沙》,回答下列各题。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  2020-12-01 …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  2020-12-01 …

阅读《浣溪沙》,完成1—2题。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2020-12-01 …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  2020-12-01 …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  2020-12-01 …

苏轼的浣溪沙的该怎么读我们有八个人,怎么读苏轼的浣溪沙会好听一点注意是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