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

题目详情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小题。(6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题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尾句反用白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小题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B.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作者说的人生之“再少”,就是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
C.全诗用浅俗的语言,但“浅浅语亦觉不凡”,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驾驭语意,并使其蕴含韵味的能力,而句中折射的哲理、积极和高亢的情调,千百年来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D.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错,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小题2:B“就是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错,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看了 诗歌鉴赏。阅读《浣溪沙》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记承天寺夜游写夜游承天寺时,为什么不写寻张怀明的情景和到承天寺的经过?你的见解如何?  2020-05-17 …

记承天寺夜游问题,回答者必中谢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1 …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0-07-06 …

《记承天寺夜游》中,文字极少,但内容丰富,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2020-07-06 …

求详细解答:《记承天寺夜游》VS《《记承天寺夜游》VS《答谢中书书》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  2020-07-11 …

《记承天寺夜游》写夜游承天寺时,为什么不写寻张怀民的情景和到承天寺的经过?  2020-07-16 …

急,哪些是名篇古文(语文版)论语六则卖油翁木兰诗三峡陌上桑爱莲说陋室铭黔之驴(柳宗元)强项令岳飞(  2020-07-23 …

记承天寺夜游,学过的孩纸来1.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记承天寺夜游》中对月光的描写,并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  2020-11-26 …

游完赤壁后,有几位同学计划暑假期间结伴到武汉归元寺旅游.春蕾旅行社推出武汉归元寺一日游A、B两种优惠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