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引水行李群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小题1:本诗首句是怎样写引水竹筒的?有何作用?(4分)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引水行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小题1:本诗首句是怎样写引水竹筒的?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句富有情趣,请简要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首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竹筒的碧绿光洁。(2分)与“秋泉”相应.突出了引水竹筒给人带来的清泠泠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发现竹筒引水奥秘的欣喜之情。(2分)
小题2:这两句诗精确描写了竹筒沿山蜿蜒而下的情形,写出了山行者和引水竹筒之间亲切 的关系。(2分)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情趣盎然。(2分)(或回答“十里暗流声不断”写出了诗人在十里山行途中时时侧耳倾听竹筒流泉清韵的情景;“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抒写了诗人新奇、喜悦的感受)


小题1: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比赛爬山,甲上山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走3千米,5小时返回原地.已  2020-07-10 …

某天,小强于8:00从家里步行出发,他先走一段平路再爬山到山顶,然后沿原路返回,于当天上午11:0  2020-07-27 …

从甲地到乙地先上坡后平地到乙地后马上返回,上坡每小时比平地少走6km,下坡比平地多走3km,来回共3  2020-11-02 …

一老汉上山采药,上午8时出发,下午6时才回家,他去的时候,先走平路,然后爬山,到了山顶后就按原路下坡  2020-11-13 …

一节五号电池可使石英钟走动大约一年的时间,某同学用一个手电筒来估算石英钟的平均功率,手电筒上的小灯泡  2020-11-17 …

初二物理亲自经历下列探究活动,回答问题选取两个粗细相差不多的纸筒,是一个纸筒能套住另一个,在一个纸筒  2020-11-24 …

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出发爬向一座山,甲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时走4千米,7小时返回原地.已知甲、  2020-11-27 …

在海交会上曾展出一种“自生电”环保手电筒,如图所示,只要把手电筒来回摇晃,就能自己产生电来供灯泡发光  2020-12-24 …

列方程:小刚先沿平路走以后上了山,然后有按原路返回路线回到原点,来去共花5小时.已知他在平路上每小时  2020-12-27 …

南北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取信时间,已定每天取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  202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