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恳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                                                                  (《吕氏春秋??下贤》)

在作者看来,君主要成为帝王,对待“有道之士”应         。(用自己的话回答)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但他们的处事原则是                 。(用原文回答)

本文的主旨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          ,这是从一个贤明的君王角度来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在作者看来,君主要成为帝王,对待“有道之士”应以礼相待,因为士人才会归附,天下的人会顺从,这样才可以成为帝王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但他们的处事原则是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                  。(2分)(用原文回答)
【小题3】本文的主旨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礼贤下士          ,这是从一个贤明的君王角度来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4分)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人都是平等的,人和人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1分)古代的“礼贤下士”固然有尊重知识分子的积极一面(1分),但其逻辑的前提仍然是帝王至尊至贵,其核心内容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所以不可取(1分)。 解析:
【小题1】详见译文
【小题2】详见译文
【小题3】详见译文 附译文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所谓帝,就是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王,就是天下的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会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会放纵自夸,即使卑为普通百姓也不会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贫困到无衣无食也不会忧愁恐惧。他诚恳坦荡,胸有大志;他明觉事理,遇事不疑;他卓尔不群,从不动摇;他遵循法则,随着阴阳一起变化;他坦白直率,意志坚定;他忠厚淳朴,不作诈伪之事;他志向远大,高远无边;他思想深邃,深不可测;他刚毅坚强,节操高尚;他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巧;他胸襟宽广,轻视世俗的诽谤和赞誉。他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随万物变化而无所终极。他的精气充满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盖宇宙而没有边界。他所拥有的道,没有谁知道它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它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
看了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许多史书都叙述:“尧舜传贤,禹独传子。”“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从史书记载来看,  2020-04-06 …

英语翻译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  2020-06-13 …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  2020-06-17 …

管理应重于管人而不是管事这句话如何理解“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这一原理出自《吕氏春秋》.其意思  2020-06-17 …

“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这一原理出自《吕氏春秋》.其意思是说,贤明的管理者把精力放在求贤用人上  2020-06-22 …

翻译古文中的句子1、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2、于是齐侯以晏子子之觞而觞桓子。3、孟子  2020-06-23 …

苟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意思是指统治人民的君主,崇尚礼义尊重  2020-07-03 …

英语翻译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  2020-11-02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说的是A.向贤者学习B.看到别人的长处或短处时想想自己C.批评“不贤者”  2020-12-15 …

许多史书上都记述:“尧舜传贤,禹独传子。”“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从史书记述来看,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