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官职,从权制,A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B善无微而
题目详情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官职,从权制,【A】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B】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②精炼,物理③其本,【C】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D】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传末评语)
【注释】①仪轨:礼法规矩 ②庶事:各种事务 ③物理:管理事务
(1)文中“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这些句子的内容如果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可概括为:___。
(2)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___。
A.坦诚待人,公正无私。
B.善行无论多么微小没有不奖赏的,恶行无论多么细小没有不抑制的。
C.依照官名(来)要求他尽到职守,对于造假的不屑于说他。
D.大概(是由于)临机应变、领兵的策略,不是他所擅长的吧。
(3)结合文意,用你的话说说陈寿怎样评价诸葛亮?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传末评语)
【注释】①仪轨:礼法规矩 ②庶事:各种事务 ③物理:管理事务
(1)文中“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这些句子的内容如果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可概括为:___。
(2)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___。
A.坦诚待人,公正无私。
B.善行无论多么微小没有不奖赏的,恶行无论多么细小没有不抑制的。
C.依照官名(来)要求他尽到职守,对于造假的不屑于说他。
D.大概(是由于)临机应变、领兵的策略,不是他所擅长的吧。
(3)结合文意,用你的话说说陈寿怎样评价诸葛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本题中要求四字短语来概括.首先我们明确句意:(凡是)忠于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轻慢无礼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赦免;说话浮夸、巧言饰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被惩治.善行无论多么小,没有不奖赏的;恶行无论多么细,没有不抑制的.知道了句意再做就容易了.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A正确;
B正确;
C有误,正确翻译为:依照官名(来)要求人尽到职守,(对于)造假的人不予录用.“齿”意为“录用”
D正确.
故选:C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逐层含义概括,用词简洁,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来答.
答案:(1)(2分) 赏罚严明(赏罚分明)
(2)(3分) C
(3)(4分) 陈寿认为:诸葛亮做丞相,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全国上下都敬畏他,爱戴他.作者认为他是治国良才,但是军事作战并不是他的专长.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A正确;
B正确;
C有误,正确翻译为:依照官名(来)要求人尽到职守,(对于)造假的人不予录用.“齿”意为“录用”
D正确.
故选:C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逐层含义概括,用词简洁,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来答.
答案:(1)(2分) 赏罚严明(赏罚分明)
(2)(3分) C
(3)(4分) 陈寿认为:诸葛亮做丞相,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全国上下都敬畏他,爱戴他.作者认为他是治国良才,但是军事作战并不是他的专长.
看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一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为使其智弗若与 2020-04-26 …
英语翻译『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 2020-06-13 …
求孟子论治民翻译~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 2020-06-14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 2020-06-14 …
周易略例.名象在线求翻译,尽快.谢谢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 2020-06-20 …
求孟子论治民翻译~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国语》为何不是“经”书张居三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 2020-07-25 …
语言是怎么演化的?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悠久,精简干练,往往一个字就能代表很多意思.从诗经论语,到唐诗宋 2020-11-04 …
英语翻译答案译为“他的智慧足够用来改变百人”可为什么不能说“那智慧足够用来改变百人的人”呢?这样不是 2020-12-01 …
关于不知者也为过的典故!和不知者不为过的典故.越多越好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