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
文言文阅读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 之 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
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 害 于治;无术而御之, 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 体 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普为之饰装, 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 其 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 则 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 倡 ,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 于 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 度 其功。”癸四板 ② ,射稽八板;擿 ③ 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 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节选自陈其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57-671页,略有改动)
注:①臞:同“癯”。②版:筑墙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擿: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处女子之色,无 害 于治:害:妨害
B.其身 体 则可 体:实践
C.讴癸 倡 ,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 度 其功 度:衡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主 之 听言也美其辩 王无异于百姓 之 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 其 文而忘有用 与时俯仰以通 其 狂惑
C. 则 恐人怀其文忘其直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 于 癸 故燕王欲结 于 君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 之 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译文: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译文: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译文:
5.原文说“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此”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答。
答:
文言文习惯说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 2020-06-04 …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其父田婴.初,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 2020-06-17 …
吕氏春秋第十八卷第三篇精谕译文孔子见温伯雪子,不言而出.子贡曰:“夫子之欲见温伯雪子好矣,今也见之 2020-06-1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 2020-06-23 …
晏子举贤翻译古文原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窥其父.其父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息争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语、文学,其鄙有樊迟,其 2020-07-07 …
中文文言文:下列3个句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1.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2.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 2020-11-14 …
中文文言文:下列3个句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1.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2.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 2020-11-14 …
文言文阅读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 2020-11-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