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题目详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作者为________代哲学家周敦颐。 2、解释画线词语。 (1) 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2)香远 益 清( ) (3)菊之爱,陶后 鲜 有闻( ) (4) 濯 清涟而不妖( ) 3、下列句中的“而”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含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学而不思则罔 B.濯清涟而不妖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前面,可作者却把它放在结尾,其目的是什么? 5、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7、文中写菊花和牡丹花的目的是什么? 8、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宋代 2、(1)我 (2)更加(3)少 (4)洗涤 3、C 4、 突出作者的用意。 5、(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6、品德高尚 7、衬托和对比 8、(1)我只爱莲花从淤泥里出来,而不沾染污秽。(2)喜欢牡丹的人应该很多了。(意思对即可) |
看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2020-05-13 …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 2020-05-13 …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 2020-05-13 …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 2020-05-13 …
(1/2)如图,印度科学家什迦逻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 2020-05-13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这几句话突出了莲的特点 2020-05-13 …
1.印度数学家什伽罗(1141—1225)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2020-05-17 …
报搔楚亭之瓜的报、具以闻楚王的具、楚亭怪而察之的怪、此梁之阴让也的阴各是什么意思?梁楚边亭种瓜梁大 2020-06-16 …
上联:1:竹以直而美2:做事一丝不苟3:草生颠峰不显伟岸4:身正则刚直5:镜不蒙尘可照人6:淡如秋 2020-06-18 …
周郭在写到‘于途爱连之于淤泥而不染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诤值1>从上述材料你得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