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解释纳兰容若《木兰花令》全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题目详情
解释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全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看了 解释纳兰容若《木兰花令》全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工之侨献琴中“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看出作者为何而悲 2020-04-26 …
英语翻译八股卷宗寒窗时,遥取顶戴花翎前.半悲半叹北风至,车马驱驰今世缘.临兵斗,马前卒,身首何处只 2020-06-05 …
英语翻译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 2020-06-26 …
《兰亭集序》中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不需太多辞藻, 2020-06-26 …
兰亭集序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2020-06-26 …
(泪无痕,殇声语,谁懂花落凄颜碎。曲终尽,花自落,何苦悲情无望路。伤词调,叹秋风,无语泪流向东声。 2020-07-14 …
为何半成等於是5%?不是有半熟半价的形容词?为何半成又是等於5%,而不是50%? 2020-07-21 …
1、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3分之4πr的平方,若体积变为原来的8倍,它的半径如何变化?半径变为原来的 2020-12-06 …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1)“网络交往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结合漫画,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句话 2020-12-09 …
趣味字谜1.春一半,秋一半.2.奖一半,留一半.3.取一半,送一半.4.晴一半,阴一半.5.功一半,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