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题目详情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
“沟洫之制”既可灌溉,又可排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但从唐有“泻泉”、北宋有“水阔”到1680年“沟洫之制,水陆失宜”表明水利出现问题,故B项正确.
“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
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故选B.
看了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