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B.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C.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D.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晋,加,超迁,拔,擢,左迁和拜。
C.战国时期,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指崤山以东。后秦人也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曾记载“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是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如今成了平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十分廉洁,不喜购置产业,每每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他死后家中几乎没有余下财物。
C.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D.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推荐士人及属史。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②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句子译为:每五天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借指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洗沐” 为一个完整词语,紧承前句,在其后停顿,排除AD.“诸郊”在长安的城郊,意思紧承上句,在其后面停顿,故选C.
(2)B“左迁”贬官.
(3)C“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
(4)①名:直呼…的名字;拜:任命;逐:放逐.译为: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②及:到了;招:招降;夷:少数部族或少数民族部落;匮:匮乏.译为: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 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

答案:
(1)C
(2)B
(3)C
(4)①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②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 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借指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的争端是非,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国中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担任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两段诗,完成1、2题。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  2020-04-07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  2020-05-16 …

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现在已为人夫,已为人父,很想去资助一个和我一样在农村的渴望读书的孩子····很  2020-06-04 …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2020-06-23 …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大夫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  2020-06-29 …

不识时务者为迂夫???本人根据前人的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创始一句“不识时务者为迂夫”!!!“迂夫  2020-07-02 …

提升演练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  2020-07-05 …

两对夫妻在餐桌上的位置坐法.我想知道,去吃饭的时候,夫妻关系如何坐,一张正方形的桌子,每边一个位置  2020-08-01 …

香港同胞邵逸夫是位慈善家,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已为内地教育事业捐赠达47.5亿,捐建项目总数已  2020-11-21 …

1924年,孙中山说“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谋妥协)则为当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