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闲居遣怀十首(其一)姚合①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1)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作答时,先要概括中间两联的内容判断出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倚松听唳鹤”是从听觉来写,写动景,“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是视觉描写,写静景,以动衬静、动情结合.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作答本题特别要注意这首诗首联和尾联所提供的信息.“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厌恶之情;“料无车马客”,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1)①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动情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②颔联的“鹤唳”,衬托出松林的幽静;诗中的秋山、萍绿、青苔,写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3分)
(2)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②首联写没有徭役的烦扰,实则突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厌恶之情.(2分)③尾联“料无车马客”写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其实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2分)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的翻译  2020-05-22 …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020-06-08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  2020-06-10 …

古语解读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  2020-06-10 …

不能治身,焉能治国告子谓子墨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  2020-06-18 …

关于声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它本身必须能发射超声波C.它本身必须能接  2020-07-22 …

我国80%的法律、所有的行政法规和90%的地方性法规都是由政府来执行的。由此可见[]①政府是我国的行  2020-11-07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法律在新生事物规范上出现的空白,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  2020-11-22 …

逻辑推理题一个同为模态推理,反对关系,为什么A不能推出答案,B就可以?请说明A:“并非必然p,所以,  2020-11-28 …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