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闲居遣怀十首(其一)姚合①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1)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作答时,先要概括中间两联的内容判断出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倚松听唳鹤”是从听觉来写,写动景,“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是视觉描写,写静景,以动衬静、动情结合.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作答本题特别要注意这首诗首联和尾联所提供的信息.“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厌恶之情;“料无车马客”,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1)①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动情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②颔联的“鹤唳”,衬托出松林的幽静;诗中的秋山、萍绿、青苔,写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3分)
(2)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②首联写没有徭役的烦扰,实则突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厌恶之情.(2分)③尾联“料无车马客”写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其实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2分)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阅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  2020-06-1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  2020-06-23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力(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本身的徭役)……事末利  2020-06-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2020-06-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戮力(努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徭役)其身。--《史  2020-06-3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史记·商  2020-07-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  2020-12-0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  2020-12-0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复其身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