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戮力(努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徭役)其身。--《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1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戮力(努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徭役)其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作业搜
(1)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君”是谁?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不得照抄材料)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制度有关?
(3)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农业政策的实行受到哪一种人的欢迎?有何共同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戮力(努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徭役)其身.”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君”是商鞅.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的措施.
(2)材料二是《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读图可知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3)由《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可以看出,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的措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因为它们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商鞅;奖励耕织.
(2)上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民;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写出  2020-05-13 …

下列内容不属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是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不许买卖农奴C.农民以购买的方式  2020-06-17 …

一粟算是量词吗以前查过沧海一粟的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那么有一粟XX名词这种说法么==、原谅  2020-06-21 …

为什么苏轼的前赤壁赋里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在教科书、一些书籍里都是“寄蜉蝣于天地,渺  2020-06-21 …

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粟粒。这说明半坡人经能够()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020-06-21 …

一位农夫带了150只鸡要渡河,但河边除了一艘大船外,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该艘船的船夫愿意帮他把一位  2020-06-23 …

求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以”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已是一个现实。多年来,因为国家免除农业税、推  2020-11-0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  2020-11-21 …

列宁说:“喧嚣一时的沙皇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当农民在政治上获得  2020-12-07 …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大溪地的生活,始终觉得大溪地只是沧海一粟,而我是一粟当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