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如图所示,甲为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下滑的情况,在竿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的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手握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甲为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下滑的情况,在竿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的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手握滑竿,从竿的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5s后这个学生的下滑速度为零,并用手紧握住滑竿保持静止不动.以这个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5s内该学生下滑的距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因为杆顶端所受拉力大小与杆对这名学生拉力的大小相等,所以传感器显示的力大小即为杆对这名学生的拉力.
由图象可知,0~1s内,杆对学生的拉力F1=380N;第5s后,杆内学生的拉力F3=500N,此时学生处于静止状态.
设学生在0~1s内的加速度为a,取向下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在0~1s内:mg-F1=ma…①
第5s后:mg-F3=0…②
由①②可解得:a=2.4m/s2
可知,这名学生在下滑的第1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由图象可知,第1~5s内,杆对学生的拉力F2>mg,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学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第1s末,这名学生达到最大速度v=at=2.4m/s
(2)设这名学生第1s内加速下滑的距离为x1,第1~5s内减速下滑的距离为x2,则有
  x1=
v
2
t1=1.2m
  x2=
v
2
t2=4.8m
所以5s内该学生下滑的距离x=x1+x2=6.0m                    
答: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4m/s;
(2)5s内该学生下滑的距离为6m.
看了 如图所示,甲为操场上一质量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山东沿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热力环流”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由探究活  2020-06-14 …

(2014•吉林二模)新近出版的《前沿科学》杂志刊发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论文《汽车尾气污染  2020-06-16 …

新近出版的《前沿科学》杂志刊发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论文《汽车尾气污染及其危害》,其中系统地  2020-06-16 …

如图所示,甲为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下滑的情况,在竿  2020-06-20 …

(2013•德惠市模拟)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  2020-06-20 …

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的下滑情况,在  2020-06-20 …

神奇的纳米技术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以0.1纳米~10  2020-07-20 …

神奇的纳米技术阅读题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以0.1纳米  2020-07-20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  2020-11-15 …

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但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某中学“环境研究小组”经过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