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①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②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心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②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心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大知章》
③“为善无近名,力恶无近邢,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 年。”《庄子•养生主》
【注】①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
(1)以上①②两段文字中都能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2)结合以上三段文字,谈谈孔子的这种思想和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①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②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心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大知章》
③“为善无近名,力恶无近邢,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 年。”《庄子•养生主》
【注】①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
(1)以上①②两段文字中都能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2)结合以上三段文字,谈谈孔子的这种思想和庄子的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文中信息“无适也,无莫也”“执其两端”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思想.
(2)根据材料三中的“缘督以为经”可知,庄子也强调“折中”,由此可见两个人都强调要适度.但是孔子强调在适度的同时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义之与比”,是真正的中庸思想.而庄子只强调折中,时为了“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 年”,不讲原则是非,是折中主义.(或庄子只是强调明哲保身)
答案:
(1)中庸
(2)相同点:都强调要适度.
不同点:孔子强调在适度的同时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义之与比”,是真正的中庸思想.而庄子只强调折中,不讲原则是非,是折中主义.(或庄子只是强调明哲保身)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②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③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2)根据材料三中的“缘督以为经”可知,庄子也强调“折中”,由此可见两个人都强调要适度.但是孔子强调在适度的同时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义之与比”,是真正的中庸思想.而庄子只强调折中,时为了“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 年”,不讲原则是非,是折中主义.(或庄子只是强调明哲保身)
答案:
(1)中庸
(2)相同点:都强调要适度.
不同点:孔子强调在适度的同时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义之与比”,是真正的中庸思想.而庄子只强调折中,不讲原则是非,是折中主义.(或庄子只是强调明哲保身)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②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③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看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①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4分)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 2020-06-16 …
古文翻译,仁者仁此者也应MM要求,请大家帮忙翻译一下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 2020-06-1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①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②子日:‘ 2020-06-20 …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2020-07-11 …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B.羞恶之心 2020-12-03 …
阅读回答问题。(选做题)《孟子·公孙丑上》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2020-12-07 …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C.恻隐之心, 2020-12-07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孟子曾云:“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2020-12-07 …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发端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