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成下列各题。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

题目详情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其为盗之言 喻: ___
②遂垣凿室 逾: ___
③以生吾禾,吾稼 殖: ___
④齐之国氏 大: ___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②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3)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他听明白了国氏获取外物的话.喻:明白;
②句意为:于是翻墙入院,凿洞入室.逾:越过;
③句意为:来种植我的庄稼.殖:越过.
④句意为:齐国的国氏非常富裕;大:非常.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及”,拿到,够到;“亡”,通“无”,没有.句意为:(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若”,你;“获罪”,被判罪;倒装句式.句意为: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谬“,欺骗;句意为: 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理解即可.
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答案:
(1①喻:明白.②逾:越过.③殖:种植.   ④非常
(2)①(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②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③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
(3)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看了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健康检查中沙门氏菌检查项目里面的沙门氏菌属?我的每年一度健康检查中其中一个检查项目是粪便检查沙门氏  2020-05-17 …

请大家帮忙写一篇文化论文补充1.写作角度,如姓氏.民族年节风俗等.2.姓氏请选周,从起源历史上本姓  2020-06-04 …

各种温度单位换算问题温度单位有五种,分别是摄氏度,华氏度,开氏度,列氏度和兰氏度.摄氏度与华氏度的  2020-06-09 …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  2020-06-12 …

下列作品出处、作家国籍或朝代对应关系有误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  2020-07-07 …

16、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三家瓜分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  2020-07-28 …

2000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已在国际上率先破译了痢疾杆菌基因组的遗传密码,这种名为“福  2020-11-23 …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马,中国是它的故乡.但在上世纪初,野马种群在中国绝迹.偷猎出国的野马,仅  2020-12-09 …

(20分)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马,中国是它的故乡。但在上世纪初,野马种群在中国绝迹。偷猎出国  2020-12-09 …

历史人物······刘彻是谁?还有,张塞能到达月氏国?几年回到汉国?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