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成下列各题。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

题目详情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其为盗之言 喻: ___
②遂垣凿室 逾: ___
③以生吾禾,吾稼 殖: ___
④齐之国氏 大: ___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②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3)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他听明白了国氏获取外物的话.喻:明白;
②句意为:于是翻墙入院,凿洞入室.逾:越过;
③句意为:来种植我的庄稼.殖:越过.
④句意为:齐国的国氏非常富裕;大:非常.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及”,拿到,够到;“亡”,通“无”,没有.句意为:(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若”,你;“获罪”,被判罪;倒装句式.句意为: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谬“,欺骗;句意为: 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理解即可.
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答案:
(1①喻:明白.②逾:越过.③殖:种植.   ④非常
(2)①(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②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③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
(3)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看了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阅读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2020-04-06 …

阅读宋词《酹江月》,回答①一②题。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  2020-04-06 …

阅读宋代诗人翁卷的《野望》,回答问题。(4分)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  2020-06-12 …

阅读《齐之国氏大富》一文,完成下列各题。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  2020-06-20 …

阅读[宋]苏轼的《梅花》一诗,完成小题。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  2020-06-21 …

.阅读宋真宗的《劝学文》,写一篇短文,要求由表及里,200字以内。劝学文北宋·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  2020-07-06 …

卜算子答施(宋)乐婉“拚”读什么卜算子答施(宋)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  2020-11-07 …

长阳到恩施的距离是300千米.早上6:30从长阳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开往恩施,同时有一辆  2020-11-13 …

阅读宋庆发的《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①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