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下表是科研人员研究“施加秸秆和蚯蚓活动对麦田氮元素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其中表施处理是将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层表面,混施处理是将秸秆与0~20cm土壤均匀混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题目详情
下表是科研人员研究“施加秸秆和蚯蚓活动对麦田氮元素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其中表施处理是将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层表面,混施处理是将秸秆与0~20cm土壤均匀混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土壤中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纤维素等形式存在
C.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D.混施秸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可能是低氧影响了分解作用
处理 | 有机碳/g.kg-1 | 全氮/g.kg-1 | 铵态氮/mg.kg-1 | 硝态氮/mg.kg-1 |
对照 | 6.88 | 0.69 | 3.59 | 16.69 |
秸秆表施 | 8.71 | 0.85 | 3.86 | 17.59 |
秸秆表施+蚯蚓 | 8.61 | 0.83 | 4.09 | 21.13 |
秸秆混施 | 9.24 | 0.92 | 4.29 | 18.98 |
秸秆混施+蚯蚓 | 9.39 | 0.91 | 4.21 | 21.21 |
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土壤中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纤维素等形式存在
C.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D.混施秸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可能是低氧影响了分解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A正确;
B、土壤中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纤维素等形式存在,B错误;
C、土壤硝态氮含量是由土壤类型决定的,施肥及施氮量也是影响其含量的外界因素,C正确;
D、混施秸秆增加了土壤与秸秆的接触面积,加快秸秆分解,提高有机碳的含量,D正确.
故选:B.
B、土壤中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纤维素等形式存在,B错误;
C、土壤硝态氮含量是由土壤类型决定的,施肥及施氮量也是影响其含量的外界因素,C正确;
D、混施秸秆增加了土壤与秸秆的接触面积,加快秸秆分解,提高有机碳的含量,D正确.
故选:B.
看了 下表是科研人员研究“施加秸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年地理学习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读图回答17-20题.科学家考察发现,南极大陆 2020-05-17 …
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在贫瘠的土地上一般的庄稼是长不好的,但是豆类作物却往往能正常生长,这是因为() 2020-05-17 …
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因为()A.豆科植物能将它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分解到土壤中B. 2020-05-17 …
初中生物①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如果农田里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会不会受到初中生 2020-06-11 …
前不久,河北省深圳市北午村众阳蚯蚓养殖合作社喜获丰收,合作社理事长马立功说:“蚯蚓消耗的是牛粪,而 2020-06-15 …
前不久,河北省深州市北午村众翔蚯蚓养殖合作社喜获丰收,合作社理事长马立功说“蚯蚓消耗的是牛粪,而产 2020-06-15 …
前不久,河北省深州市北午村众翔蚯蚓养殖合作社喜获丰收,合作社理事长马立功说“蚯蚓消耗的是牛粪,而产 2020-06-15 …
读一读,做一做。垃圾处理工科学家们经过试验,培养出一种专门吃生活垃圾的蚯蚓。这些蚯蚓最爱吃厨房里扔 2020-07-01 …
观察蚯蚓:(1)有一些问题引起小明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呢?蚯蚓有没有嗅觉?为弄清这些问题,小明做 2020-07-03 …
科学家研究发现蚯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主要是依靠皮肤进行的.在炎热的夏季,雨过天晴后,人们经常发现有些 2020-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