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小红发现家里的铜壶用久了,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她对这些绿色物质的成分和成因产生了兴趣.于是她用小刀刮下了一些绿色物质,并对这些绿色物质进行了研究.提出问题绿色物质
题目详情
小红发现家里的铜壶用久了,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她对这些绿色物质的成分和成因产生了兴趣.于是她用小刀刮下了一些绿色物质,并对这些绿色物质进行了研究.
【提出问题】绿色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它是怎么形成的?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3)烧碱的成分是NaOH,易吸收水份而潮解,同时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4)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也能吸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①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测得C装置质量110克,D装置的质量106克.连上C、D和E,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
步聚四:停止加热后继续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测得C装置质量111.32克,D装置的质量106.54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
(2)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三两次通空气的目的分别是___、___.
(4)E的作用是___.
(5)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碳粉和氧化铜.
【实验验证】请你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6)经上分析,绿色物质的组成元素有___.
(7)这种物质是铜和空气中的___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汽 D、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绿色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它是怎么形成的?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3)烧碱的成分是NaOH,易吸收水份而潮解,同时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4)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也能吸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①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测得C装置质量110克,D装置的质量106克.连上C、D和E,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B中固体质量(g) | 6.66 | 5.20 | 4.80 | 4.80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
(2)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三两次通空气的目的分别是___、___.
(4)E的作用是___.
(5)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碳粉和氧化铜.
【实验验证】请你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 | 猜想②正确 |
(7)这种物质是铜和空气中的___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汽 D、二氧化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烧碱固体有吸水性,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
(2)固体随着温度的改变在不断减少,虽然t2时固体质量也是4.8g,但是不能保证t3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通过两个温度固体质量的比较可以得出,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固体已完全分解;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验结束,装置内含有反应生成的气体,需要采取措施,被全部吸收,所以步骤一和步骤三两次通空气的目的分别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B中产生的气体物质在C和D中被充分吸收;
(4)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右侧进入装置D,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
(6)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吸收了水蒸气,说明样品中含有氢元素,碱石灰质量增加,说明吸收了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含有碳元素,黑色粉末经过验证是氧化铜,所以绿色物质的组成元素有:铜、碳、氢、氧;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这种物质是铜和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故选:ACD.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和水;
(2)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固体已完全分解;
(3)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B中产生的气体物质在C和D中被充分吸收;
(4)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右侧进入装置D,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6)铜、碳、氢、氧;
(7)ACD.
(2)固体随着温度的改变在不断减少,虽然t2时固体质量也是4.8g,但是不能保证t3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通过两个温度固体质量的比较可以得出,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固体已完全分解;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验结束,装置内含有反应生成的气体,需要采取措施,被全部吸收,所以步骤一和步骤三两次通空气的目的分别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B中产生的气体物质在C和D中被充分吸收;
(4)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右侧进入装置D,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
实验操作与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这种物质是铜和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故选:ACD.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和水;
(2)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固体已完全分解;
(3)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让B中产生的气体物质在C和D中被充分吸收;
(4)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从右侧进入装置D,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操作与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7)ACD.
看了 小红发现家里的铜壶用久了,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道数学填空.急,超快的..1: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每周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某校对全校同学进行了调查, 2020-05-20 …
“小明吃了一碗饭,感觉有力气了,便骑上脚踏发电机,带动发电机运转,发出的电能,烧开了一壶水.”请你 2020-06-17 …
了了解九年级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体育老师对该校九年级的260位男生进行了一次立定跳远测试.已知,九 2020-07-18 …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和玉米.他们为了防止热量的散失 2020-07-26 …
关于一个不锈钢水壶的问题我有一个不锈钢的水壶,最近摔了一下,结果水壶上凹进去了一块,想知道怎么把这 2020-07-29 …
小君和小敏在路上捡到了两个小金属块,他们想用这两个金属块做实验,于是她们向物理老师借了一些器材各自做 2020-11-10 …
少了一个铁钉,去了.照样子写一写少了一个铁钉,去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去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 2020-12-09 …
小明家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花了12万.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首付4万;其余每年付上一年余款产生的利息 2020-12-26 …
小明家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花了12万.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首付4万;其余每年付上一年余款产生的利息 2020-12-26 …
十字路口新建了一个交通亭,需要在交警值班表上标出换岗时间,已定每天早上8:05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