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
题目详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
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为有所不为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不争自有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他认为,“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一是指无私,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二是指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世间一切,它都不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
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为有所不为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不争自有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他认为,“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一是指无私,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二是指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世间一切,它都不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
看了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初速度,从25m高台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g取),则[]A.2s后物体的水平速度为20m/sB.2 2020-05-13 …
假设一物体从飞机上扔下,t秒后物体的下落速度近似为:v(t)=g(1-e^-kt)/k,(g=9. 2020-06-16 …
已知某种动物服用某种药物一次后当天出现A症状的概率为13.为了研究连续服用该药物后出现A症状的情况 2020-06-18 …
"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先动景后近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B先静景后 2020-06-25 …
把重为20牛,体积为2*10负三次方立方米的物体放在盛满水的容器中,静止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2020-07-26 …
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为对 2020-11-05 …
蚁群中的工蚁整天忙忙碌碌搬运食物的行为属于()A.后天性的防御行为和贮食行为B.后天性的社群行为和节 2020-12-01 …
有关动物先天性行为具有的特点和例子有如下几个:①动物生来就有②是动物后天习得③依靠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 2020-12-09 …
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减少的现象,此即为对 2020-12-22 …
服用某种感冒药,每次服用的药物含量为a,随着时间t的变化,体内的药物含量为f(t)=0.57ta(其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