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cm.(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题目详情
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__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_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__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_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
次数 | 1 | 2 | 3 |
材料 | 玻璃 | 玻璃 | 水晶 |
凸起程度 | 较小 | 较大 | 较大 |
焦距/cm | 8.0 | 4.0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此时读数为10.0cm,即透镜焦距为f=10.0cm;
(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表中1、2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用红光和蓝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蓝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蓝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故答案为:(1)10.0;(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蓝;(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表中1、2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用红光和蓝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蓝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蓝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故答案为:(1)10.0;(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蓝;(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看了 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调查480名男人中有38名患有色盲,520名女人中有6名患有色盲,根据调查数据作出如下的列联表: 2020-04-07 …
若角α与β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求出角α与β的关系.求你们给我详细点的过程若角α与β的终边关于y轴对 2020-05-16 …
根据下面的列联表:得出如下的判断[P(K2≥10、828)=0.001,P(K26.635)=0. 2020-06-26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 2020-07-19 …
(10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 2020-07-19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 2020-07-19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 2020-07-19 …
文言文单字解释与处而不出者与处而不出者与的意思 2020-11-07 …
C++求好人改错程序填空,不要改变与输入输出有关的语句.输入一个以回车结束的字符串(少于80个字符) 2020-11-28 …
如图,为了体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矩形框架ABCD,B与D两点之间用一根橡皮筋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