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董仲舒的思想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

题目详情

董仲舒的思想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 ……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问题:

1 )以上材料表现了董仲舒的哪些主要思想?( 6 分)

  2 )结合材料,评析董仲舒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影响。( 7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 )水平 l :能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归纳出正确答案。( 6 分)

   ·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仁政(或德政)。

   水平 2 :归纳出的答案不完整。

    水平 3 :其他答案。( 0 分)

( 2 )水平 l :能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思想。( 7 分)

   ·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所谓的 “ 天人感应 ” 是一种迷信思想,具有欺骗性。

· 董仲舒的 “ 天人感应 ” 又有限制君主独断专行的一面; 董仲舒就采用了 " 天 " 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 为敦促君主实行仁政(或德政)提供理论依据。 从这方面看,董仲舒 " 天人感应 " 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水平 2 :不能能辩证地看待或分析引用材料说明不够。

   水平 3 :其他答案。( 0 分)

看了 董仲舒的思想臣谨案《春秋》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  2020-04-06 …

人类一切知识、认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绝对主义观点D  2020-05-16 …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同时又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这两方面的措施()A.主观愿望相  2020-05-17 …

纵观中国历史,清朝前期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横看世界历史,清朝前期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阅读  2020-06-11 …

董仲舒的思想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2020-06-19 …

现代文阅读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①边疆地域形象与早期疆域观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疆域观最初是以“  2020-07-02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  2020-07-07 …

“和而不同”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  2020-11-22 …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  2020-12-10 …

英语翻译从文化学的角度比较中美时间观念,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时间观既是线性时间观又是循环时间观,以循环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