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 暴乱 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 以为 雍州长史。对仗 ① ,问宰相曰: “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 除 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 闲 吏事, ② 岐州,户口逃亡 且 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太后默然而止。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 ③ 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 也 。”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会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驾,为元忠所诛, 乃 谮元忠与戬 ④ 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抉太子为久长。”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辨之。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说许之。太后召说。说将入,凤阁舍人南和宋璟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璟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迫 趣 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且臣岂不如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 ⑤ ,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有删略)
注: ①对仗:当廷奏事。② :从前。③承乏:充任(谦辞)。④戬:高戬,时任司礼丞。⑤台衡:指宰相。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易之奴 暴乱 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 除 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 闲 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 趣 说 趣:催促。
解析:
A项中的“暴乱”,在文中是一个古今异义的复合词,而例句理解为“发动叛乱”,这与语境不符。很显然,作为张易之的家奴,他不可能在洛阳城的集市内发动叛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扰乱行暴”。B项中的“除”当为“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中“除臣洗马”中的“除”即为此意。C项中的“闲”按所给的义项“空闲”来理解显然理解不通。这里“闲”是一个通假字,即“娴”“熟习”之意。例句讲的是昌期年少,不熟习民政事务,不足以胜任雍州长史一职。 D项“昌宗从旁迫趣说”,我们根据该句的后面“使速言”不难看出,这里的“趣”实际上也是一个通假字,通“促”,作“催促”讲,是说张昌宗在一旁催促张说,迫使他快点在太后面前作出诬证,以使魏元忠获罪。
提示: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实词的理解能力。
同学们排队时,只看到前面的一个同学,而看不到后面的同学队就站直了为什么同学们排队时,只看到前面的一 2020-05-15 …
如图在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1 2020-05-17 …
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 2020-05-24 …
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 2020-05-24 …
同时掷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 2020-05-24 …
甲导线长L截面直径为d,两端电压为U.同样材料的乙导线长2L,截面直径为2d,两端电甲导线长L截面 2020-06-12 …
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 2020-06-16 …
第一题:200名同学编为1至200号面向南站成一排,第一次全体同学向右转(转后所有同学面向朝西); 2020-06-18 …
一个体重为500n的同学骑着净重20kg自行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 2020-07-01 …
把横截面相同、高度分别为10cm的酒精和水都倒入到横截面积均匀与原来相同的另一只量筒中,其结果是()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