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分析"扬子江头杨柳春"一句的作用。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淮上与友人别作者:郑谷唐代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

题目详情
1.分析"扬子江头杨柳春"一句的作用。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
淮上与友人别
作者:郑谷【唐代】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你好,,《淮上与友人别》是晚唐时期诗人郑谷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淡淡几笔,像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吾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突然停止,富有韵味。
这首诗有一个别开生面和富于情韵的结尾,使得它受到较高的评价。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杨花”“风笛”“离亭”“杨柳”这些景物不仅将离别的气氛渲染得哀伤、凄凉,而且表现出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与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得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望采纳,,,谢谢
看了 1.分析"扬子江头杨柳春"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  2020-06-12 …

《病鸱》-诗词正文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计校生《  2020-06-17 …

关于一些美丽的语句像“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等等含有“君”  2020-06-19 …

这个诗写的怎么样?此时既是离别季,在此一别无相见.与君一别,何日再见,离别愁.悲伤情感何处叙.这个  2020-06-19 …

英语翻译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  2020-06-21 …

《君生我未老,我生军已老》全文的意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  2020-06-22 …

谁又明白我呢?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影空留露,只缘感君一回顾,我便思君朝与暮。魂随君去天涯路,衣带  2020-06-30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  2020-07-02 …

阅读《方寸田园》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方寸田园琦君①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  2020-11-23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