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
题目详情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_;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______;(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______.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_;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______;(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故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个旋钮是用来把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其中A可用来调整铁夹的高度、B旋扭是用来调整铁夹的旋转方向的;C旋扭是用来固定试管的,可用来调整夹取试管的位置的.所以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旋钮.故答案为:A.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步骤②中指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看到的现象应该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题目中又指出“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①“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说明已经有氧气产生,②“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说明产生的氧气从导管外的地方跑出,③“装置无破损”所以最可能的是在装完药品后没有塞紧橡皮塞,导致装置漏气.故答案为: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漏气.
(4)“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瓶中的气泡是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内残存的空气,只有在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那时冒出的才是氧气.“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中含有空气,造成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故答案为③⑤.
(5)收集完氧气后,由于试管的温度很高,气体在高温下体积大,随着试管的冷却,试管内气体的体积越来越小,气压也越来越小,此时如果导管浸在水中,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就会倒流到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所以应该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导管不在水中,就不会让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步骤⑦是“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所以会水就会倒流到试管中,引进试管炸裂.故答案为: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加热 |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加热 |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个旋钮是用来把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其中A可用来调整铁夹的高度、B旋扭是用来调整铁夹的旋转方向的;C旋扭是用来固定试管的,可用来调整夹取试管的位置的.所以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旋钮.故答案为:A.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步骤②中指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看到的现象应该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题目中又指出“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①“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说明已经有氧气产生,②“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说明产生的氧气从导管外的地方跑出,③“装置无破损”所以最可能的是在装完药品后没有塞紧橡皮塞,导致装置漏气.故答案为: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漏气.
(4)“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瓶中的气泡是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内残存的空气,只有在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那时冒出的才是氧气.“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中含有空气,造成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故答案为③⑤.
(5)收集完氧气后,由于试管的温度很高,气体在高温下体积大,随着试管的冷却,试管内气体的体积越来越小,气压也越来越小,此时如果导管浸在水中,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就会倒流到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所以应该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导管不在水中,就不会让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步骤⑦是“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所以会水就会倒流到试管中,引进试管炸裂.故答案为: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看了 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通过视图进行查询,首先要进行( )。A.安全性检查B.正确性检查C.有效性检查D.完整性检查 2020-05-23 …
在评估信息系统的管理风险。首先要查看A、控制措施已经适当B、控制的有效性适当C、监测资产有关 2020-05-26 …
柜面业务审批要点是:A、完整性审查B、权限性审查C、真实性审查D、合规性审查 2020-05-26 …
重点调查的适用场合是( )。A.通常用于定期调查B.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C.通常用于经常 2020-05-30 …
重点调查的适用场合表现在( )。A.通常用于定期调查B.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C.通常用于经 2020-05-30 …
统计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 ) 2020-06-07 …
统计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A.正确B.错误 2020-06-07 …
现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分为( )A.循环性普查制度B.特殊性普查制度C.周期性普查制度D.经常性调查制 2020-06-07 …
经济普查属于()。A.经检查性调查B.民间统计调查C.自愿性统计调查D.一次性全面调查 2020-06-07 …
患者,女性,42岁,腹部不适,查体:腹部触诊揉面感,该患者可能是A:急性阑尾炎B:急性局限性腹膜炎 2020-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