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 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 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 。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 ,各有常 。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 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为内助    暗中

B.一鸣辄斥 去   离开

C.百官迁 除    贬官

D.各有常     制度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是 (3分) (    )

深结宦官及妃嫔家

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

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百官迁除,各有常度

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

B.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聩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

C.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于搞歪门邪道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

7.翻译下例句子(10分)

(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5分)

(2)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4.C

5.A

6.C

7. (1)当时张九龄正凭借文学才能被皇上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仍然违心的奉承他。(2)那些凭借阿谀奉承、歪门邪道的钻营者,却能从其他门路得到打破常规的重用提拔。

【解析】

4.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任命官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⑤ 写李林甫在官员队伍管理工作中安于常规,埋没人才,不是“为人阴险,玩弄权术”。 ⑥ 从侧面表现李林甫玩弄权术的程度,不是“直接写”。其他项,均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6.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根据文意,“蔽塞人主视听”,使皇上耳目不聪,以便把持朝政,才是李林甫这样做的真正目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 (1)被动1分,虽,虽然,1分,曲意,违心,1分,大意2分;(2)以,凭借,1分,则,却,1分,蹊,门路,1分,大意2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吏部侍郎李林甫奸滑狡诈,与宦官以及后宫中的嫔妃交往甚密,让他们暗中伺察玄宗的行动,掌握了他的一举一动,因此每次上朝奏事,常符合玄宗的意图,深受玄宗的喜爱。当时武惠妃在后宫的嫔妃中最受玄宗的宠爱,生子为寿王李清,诸皇子难以为比,因此太子渐渐被疏远了。李林甫于是托宦官告诉武惠妃说,自己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听后十分感激他,就暗中为助,因此李林甫被升为黄门侍郎。

先前,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向中书令张九龄征求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一身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恐怕以后要成为国家的祸患。”玄宗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受到玄宗的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不得不奉承他。这时玄宗做皇帝已有多年,生活逐渐奢侈腐化,懒于处理政事。而张九龄遇到事情,不论大小(觉得有不对之处)都要与玄宗争论。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玄宗的意图,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于是玄宗罢张九龄政事。任命李林甫兼中书令。

玄宗即皇帝位以来,所任用的宰相中,姚崇善于沟通各方面的关系,宋璟执法严厉,张嘉贞重视吏治,张说善于写文章,李元绂与杜暹能够节俭治国,韩休与张九龄个性直率,这些人都有所长。张九龄因罪被罢相之后,朝廷中的百官从此都明哲保身,没有人再敢于直言。

李林甫想要堵塞住玄宗的视听,自己大权独揽,就把谏官们召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顺从皇帝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立在正殿下面用于仪仗队列的马匹吗?虽然吃的是三品等级的粮料,但如果要嘶鸣叫唤,就要被剔除下去,到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补阙杜琎曾经向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邽县令。从此玄宗的谏争之路断绝了。

李林甫严格地遵守各种规则,对于百官的升迁与任命,李林甫都按照固定的制度办事,虽然有的人有特殊的才能,也不免老死于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那些善于阿谀奉承搞歪门邪道的钻营者,却能够从其他门路得到打破常规的重用提拔。李林甫的城府极深,人们难以摸透他的心思。他善于当面奉承,而暗中陷害,从来不露声色。凡受到玄宗优待的人,开始时李林甫总是跟他们相接拉近关系,等他的地位权势稍微接近自己时,就千方百计地除掉他。就算是那些老奸巨滑的官吏,也逃不脱他的手段。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中说:“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  2020-05-14 …

①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②严酷以为能③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④  2020-06-18 …

1.韩愈,字退之,世称,是“”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称“韩吏部”、  2020-06-21 …

私心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  2020-06-22 …

私心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  2020-06-24 …

请将下面文言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吏苛难之,因事以金,乃舍之。公谓吏曰:“某  2020-06-27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三小题。(甲)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吏苛难之,因以金,乃舍之。公谓吏  2020-07-02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三小题。(甲)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吏苛难之,因以金,乃舍之。公谓吏曰  2020-11-07 …

**中学的学报,设有四个栏目,请在栏目名称之后填写体现栏目主题的句子。要求第二个栏目与第一个栏目、第  2020-11-14 …

某中学的学报,设有四个栏目,请在栏目名称之后填写体现该栏目主题的句子。要求第二个栏目与第一个栏目、第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