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阿南那梵语。唐言无诤行。无诤即是清净行。清净行者。
题目详情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南那梵语。唐言无诤行。无诤即是清净行。清净行者。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诤。有诤即非清净道。常得无所得心。即是无诤行也。
阿南那梵语。唐言无诤行。无诤即是清净行。清净行者。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诤。有诤即非清净道。常得无所得心。即是无诤行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如实描述见道后的自住境界——不再起遍计执。如果看不同版本的翻译,更容易对照理解一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说言有情想转。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转当知亦尔。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涅槃无量众生已。无一众生被涅槃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想。即不应说名为菩萨。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点一下手机右上角采纳,是对俺的鼓励和支持!多谢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七》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善现。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说言有情想转。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转当知亦尔。何以故。善现。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涅槃无量众生已。无一众生被涅槃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想。即不应说名为菩萨。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受者想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点一下手机右上角采纳,是对俺的鼓励和支持!多谢您!
看了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行是知之始.行是行之成这局话告诉我们什么?A认识来源实践B实践对认识有反作用C科学对认识实践有指导作 2020-03-30 …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句话说明?1理想是对现实的超 2020-05-20 …
不争的事实“争”和“诤”有什莫区别 2020-06-16 …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多选)A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原则上是行政机关 2020-06-17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应披肝沥胆,以诚相见。B 2020-06-28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应披肝沥胆,以诚相见。B 2020-06-30 …
1、甲的形成权因在法定期间内未行使而消灭,导致甲与相对人之间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是()A、准法律 2020-07-23 …
下面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的是()①梦想和现实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②梦想总是高于现实,但现实常 2020-08-01 …
有个计算问题|6x-6||-648y|=36(8xy-1)上面的等式是如何成立的?求祥推:不好意思, 2020-10-3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应披肝沥胆,以诚相见。B.珍宝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