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等职业教材语文《窗前的树》的教案讲课用的详细教案

题目详情
中等职业教材语文《窗前的树》的教案
讲课用的详细教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窗前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槐树朴实、坚强、沉稳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2、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四季槐树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作者托物抒情槐树及人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二) 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三)文章的结构
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
1. 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
2. 四季的洋槐——伤心悦目
(1) 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
(2) 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
(3) 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
(4) 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
3、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
(四)本文的表达技巧在于
1. 整句散句合理穿插
本文大量运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
例如: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伤心悦目.”
“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
“骄阳下如华盖遮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2. 叠词运用恰到好处
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增添更多的风姿.
例如: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细读上面的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
(五)课堂思考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
答: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特征.
答:初春的洋槐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既隐绿.夏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的洋槐秋风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7、作者写夏天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答: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洋槐坚强不屈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9、体验感悟:
(1)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2)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树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由.
【小结】
《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
课文开篇就是“我的窗前有一颗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点明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
接着依序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姿态,作者用她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结尾写“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使洋槐实现了从形态美到情感美的升华.
【作业】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看了 中等职业教材语文《窗前的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有低控制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创造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原则.学前儿  2020-05-16 …

材料作文应该选准角度吗以前的材料作文都是要求自选角度,现在要求选准角度,一字之差,老师说,这样的材  2020-05-23 …

在火星上建太空电梯难度如何?以人类目前的材料和工业能力是否可行?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  2020-06-25 …

(1)县林业局颁发行政许可证是否属于行政许可?(2)县林业局在本案中处于什么地位?(3)县林业局是否  2020-11-03 …

老师伴我成长材料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  2020-11-23 …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  2020-11-2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  2020-12-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