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刘昉,博陵望都人也。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昉,博陵望都人也。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 ,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不悆,召昉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帝喑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及高祖为承相,以昉为司马。时宣帝弟汉王赞居禁中,每与高祖同帐而坐。昉饰美妓进于赞,赞甚悦之。昉因说赞曰:“大王先帝之弟,时望所归。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赞时年未弱冠,性识庸下,闻昉之说,以为信然,遂从之。高祖以昉有定策之功,拜下大将军,封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皆为心膂。昉自恃其功,颇有骄色。然性粗疏,溺于财利,富商大贾,朝夕盈门。于时尉迥起兵,高祖令韦孝宽讨之。至武陟,诸将不一。高祖欲遣昉、译一人往监军,因谓之曰:“须得心膂以统大军,公等两人,谁当行者?”昉自言未尝为将,译又以母老为请,高祖不怪。而高颎请行,遂遣之。由是恩礼渐薄。又王谦、司马消难相继而反,高祖忧之,忘寝与食。昉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相府事物,多所遗落。高祖深衔之,以高颎代为司马。是后益见疏忌。及受禅,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闲居无事,不复任使。昉自以佐命元功,中被疏远,甚不自安。后遇京师饥,上令禁酒,昉使妾赁屋,当垆沽酒。治书侍御史梁毗劾奏昉。有诏不治。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俱失职忿望,昉并与之交,数相来往。遂相与谋反,许推士彦为帝。后事泄,上穷治之。昉自知不免,默无所对。于是伏诛,籍没其家。
(节选自《隋书•刘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B.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C.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D.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由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最年长的儿子。
B.高祖,古帝王的庙号之一,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此处是指隋高祖杨坚。
C.司马,在这里指古代职官名。殷商时代开始设置,掌管军政和军赋;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D.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须行冠礼,以示成年;满18岁的女子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为“及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刘昉一生备受重用。北周武帝时侍奉太子,隋宣帝时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一同被亲信,隋静帝时为司马,隋高祖时进位柱国。
B、刘昉生性狡诈。他与郑译谋划,让高祖辅佐朝政;又通过计策使宣帝未弱冠的弟弟宇文赞返回王府,被高祖认为有定策之功。
C、刘昉自恃功高,骄傲自大。高祖想派他去监军,他借“未尝为将”之故推辞;又常常游玩纵酒,不把自己职责之事放在心上。
D、刘昉被杀,关键是因为与梁士彦、宇文忻谋划造反之事泄露,起因是刘昉游玩纵酒,不以职责为念而得不到高祖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帝不悆,召昉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
②高祖深衔之,以高颎代为司马。是后益见疏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岂”,表反问,位于句首,其前断句,排除A、B;“王”为名词,作“归”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静帝是小孩子,不懂事,怎能干大事!现在,先皇帝刚刚去世,群臣尚在担忧.大王您暂回王府去,等事情安宁之后,您再入宫当天子,这是万全之计呀!
(2)D    满15岁的女子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为“及笄”.
(3)A    宣帝和静帝都是周朝皇帝,不是隋朝皇帝.根据原文“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闲居无事,不复任使”,可知进位柱国不能看作是受到重用.
(4)①悆:舒适;俱:都;属:通“嘱”,嘱咐;属以后事:介词结构后置句.句子翻译为:到宣帝不行时,宣帝召刘昉和颜之仪都到卧室里去,把后事嘱托给他们.
②衔:记恨;为:做;益:更加;见:表被动;疏忌:疏远猜忌.句子翻译为:高祖很记恨他,让高颎代他做司马.此后刘昉渐渐地被疏远猜忌.
答案:
(1)C
(2)D
(3)A
(4)①到宣帝不行时,宣帝召刘昉和颜之仪都到卧室里去,把后事嘱托给他们.
②高祖很记恨他,让高颎代他做司马.此后刘昉渐渐地被疏远猜忌.
参考译文:
      刘昉,博陵望都人.刘昉生性狡猾,有奸术.北周武帝时,因他是功臣之子,而入朝侍奉皇太子.到北周宣帝继位后,他凭着技艺和奸佞而被宣帝亲近,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他被授为大都督,迁为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都被亲近信任.到宣帝不行时,宣帝召刘昉和颜之仪都到卧室里去,把后事嘱托给他们.宣帝嗓子哑了,不能再讲话.刘昉看静帝太小,不堪国家的负担.刘昉向来就深知隋高祖,又因他是皇后的父亲的缘故,有大名于天下,于是与郑译谋划,让高祖辅佐朝政.高祖为北周丞相后,任命刘昉做司马.当时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住在皇宫里,每每与高祖同帐而坐.刘昉把些美妓献给宇文赞,宇文赞很高兴.刘昉趁机劝说宇文赞:“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众望所归.静帝是小孩子,不懂事,怎能干大事!现在,先皇帝刚刚去世,群臣尚在担忧.大王您暂回王府去,等事情安宁之后,您再入宫当天子,这是万全之计呀!”宇文赞当时还未成人,见识平庸低下,听了刘昉这番话,以为是真的,于是听了他的话.高祖因刘昉有定策之功,授他上大将军,封他为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都是心腹.刘昉自恃其功,颇有骄傲之色.但他生性粗疏,特贪财利,富商大贾从早到晚都有很多在他家里.那时尉迟迥起兵反叛,高祖令韦孝宽讨伐他.官军到了武陟,诸将行动不一.高祖想派刘昉或郑译去监军,因此对他们说:“要派心腹去统领大军,你们这两个人,谁去啊?”刘昉说未曾为将,郑译又以母亲年老为托辞,高祖不高兴.高颎请求让他去,于是派他去监军.从此高祖对他们的恩宠和礼遇渐渐差了.另外,王谦和司马消难相继谋反,高祖很担忧,废寝忘食.刘昉游玩纵酒,不以职责为念,相府的事情,多被遗忘丢下.高祖很记恨他,让高颎代他做司马.此后刘昉一天天被疏远猜忌.高祖受禅后,他升任柱国,改封为舒国公,闲居无事,高祖不再用他.刘昉自认为是佐命元勋,中途被疏远,心里很不安.后遇京城闹饥荒,皇上下令禁酒,刘昉却派妾租房子,当垆卖酒.治书侍御史梁毗上奏高祖,弹劾刘昉,有诏不处理他.当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都失职怨愤,刘昉与他们交往,多次来往.于是谋划造反,答应推举梁士彦为皇帝.后来事情泄露,皇上追究不放.刘昉自知躲不脱,默然无语.于是被杀,全部家产被没收.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下阙追忆了哪位英雄人物?他有怎样的功业?1、词的上片作者选用了那些意象来描  2020-06-10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谓季氏,“  2020-06-11 …

A、B、C、D、E均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电子层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B与  2020-06-17 …

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是用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由演员抡起绳子,让杯子做圆周运动.图为一杂技  2020-06-21 …

如图,有一间长5米宽3米的房子,房子周围是草坪,在房子的一角A处拴着一头牛,栓牛的绳子长5米,则这  2020-06-29 …

小郑,小周,小吴三人中,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工人,一个是知识分子.已知小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小周的  2020-06-30 …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使随而学。子墨子曰:‘姑学乎,吾将仕子  2020-07-01 …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  2020-07-10 …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  2020-07-10 …

英语翻译周最谓石礼周最谓石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子因令周最居魏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