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题目详情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小题1: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2:“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对此的态度?(2分)
                                                                                            
                                                                                           
                           
小题3:为什么“名正”才能“言顺”? “正名”的内容是什么?(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 (1分) 才算罢了。 (1分)
小题2: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三点才能拿2分)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1分,光写”不满”不能得分)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小题3:名分不仅仅是一个“名”,还有实在的内容,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只要涉及到“实”给1分)名的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分)



点评:解答本题虽然要筛选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首先还是要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只有能准确翻译出句子,才能准确把握里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小题3:试题分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也就是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看了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