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
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青州民赵禹上书,言赵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开封狱。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上释禹,赏为徐州推官,且欲以希亮为御史。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希亮曰:“杀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
期年,盗起京西,杀守令,富弼荐希亮可用,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时剧贼党军子方张,转运使使供奉官崔德赟捕之。德赟既失党军子,遂围竹山民贼所尝舍者曰向氏,杀父子三人,枭首南阳市。曰:“此党军子也。”希亮察其冤,下德赟狱,未服。党军子获于商州,诏赐向氏帛,复其家,流德赟通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乃密以闻,诏释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画希亮像祠焉。
皇祐元年,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瓘劾希亮擅增损物价。已而瓘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希亮乞廷辨。既对,仁宗直希亮,夺瓘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人比之王尊①。
是岁,盗起宛句,昼劫张郭镇,执濮州通判井渊。仁宗以为忧,问执政可用者。未及对,仁宗曰:“朕得之矣。”乃以希亮为曹州。不逾月,悉擒其党。
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 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注】①王尊,西汉末年著名大臣。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觉,输户当死 觉:被发觉
B.遂引罪坐废 引:承认
C.遂围竹山民贼所尝舍者曰向氏 舍:居住
D.不假人以色 假:凭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①宰相以禹狂言 ②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①乃密以闻,诏释之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
C.①庐于所当决 ②赵尝五战于秦
D.①朕得之矣 ②牛何之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陈希亮“见义勇发,不计祸福”的一组是___
①希亮察其非辜,出之 ②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 ③杀此贼者独我耳
④此又皆其疏属,无罪 ⑤不逾月,悉擒其党 ⑥希亮养其母终身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福胜塔着火,官府本想重新建造,需用钱三万,陈希亮却建议把这笔钱用来馈赠陕西军队,最终得到批准。
B.皇上听取陈希亮的意见,释放了赵禹,并想加封陈希亮为御史;而陈希亮却因为误判沈元吉一案导致被起诉,最终罢官免职。
C.有人告发张元投靠了叛臣赵元昊。张元的族人因此受到牵连,后来由于陈希亮的秘密陈情,族人得以释放,为此视陈希亮为父母亲人。
D.都转运使魏瓘弹劾陈希亮,引发廷前对辩,皇上因此改变了对魏瓘的看法,免去其职位,升迁了陈希亮。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希亮察其冤,下德赟狱,未服。
②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
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青州民赵禹上书,言赵元昊必反,宰相以禹狂言,徙建州,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亡至京自理,宰相怒,下开封狱。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上释禹,赏为徐州推官,且欲以希亮为御史。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希亮曰:“杀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
期年,盗起京西,杀守令,富弼荐希亮可用,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时剧贼党军子方张,转运使使供奉官崔德赟捕之。德赟既失党军子,遂围竹山民贼所尝舍者曰向氏,杀父子三人,枭首南阳市。曰:“此党军子也。”希亮察其冤,下德赟狱,未服。党军子获于商州,诏赐向氏帛,复其家,流德赟通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乃密以闻,诏释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画希亮像祠焉。
皇祐元年,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瓘劾希亮擅增损物价。已而瓘除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希亮乞廷辨。既对,仁宗直希亮,夺瓘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人比之王尊①。
是岁,盗起宛句,昼劫张郭镇,执濮州通判井渊。仁宗以为忧,问执政可用者。未及对,仁宗曰:“朕得之矣。”乃以希亮为曹州。不逾月,悉擒其党。
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 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注】①王尊,西汉末年著名大臣。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觉,输户当死 觉:被发觉
B.遂引罪坐废 引:承认
C.遂围竹山民贼所尝舍者曰向氏 舍:居住
D.不假人以色 假:凭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①宰相以禹狂言 ②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①乃密以闻,诏释之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
C.①庐于所当决 ②赵尝五战于秦
D.①朕得之矣 ②牛何之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陈希亮“见义勇发,不计祸福”的一组是___
①希亮察其非辜,出之 ②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 ③杀此贼者独我耳
④此又皆其疏属,无罪 ⑤不逾月,悉擒其党 ⑥希亮养其母终身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福胜塔着火,官府本想重新建造,需用钱三万,陈希亮却建议把这笔钱用来馈赠陕西军队,最终得到批准。
B.皇上听取陈希亮的意见,释放了赵禹,并想加封陈希亮为御史;而陈希亮却因为误判沈元吉一案导致被起诉,最终罢官免职。
C.有人告发张元投靠了叛臣赵元昊。张元的族人因此受到牵连,后来由于陈希亮的秘密陈情,族人得以释放,为此视陈希亮为父母亲人。
D.都转运使魏瓘弹劾陈希亮,引发廷前对辩,皇上因此改变了对魏瓘的看法,免去其职位,升迁了陈希亮。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希亮察其冤,下德赟狱,未服。
②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句译为:不给人脸色.假:授予,给予.
(2)B于是,就,连词.A.认为,动词;把,介词.C.在,介词;和,介词.D.音节助词,不译;到,动词.
(3)①体现陈希亮断案清明;⑤体现陈希亮擒贼有方.
(4)A.原文为“诏罢之”,意即下诏停止重建福胜塔,而非批准“馈军”;B.陈希亮并非误判沈元吉一案,原文“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D.皇上没有“升迁陈希亮”,原文:既对,仁宗直希亮,夺瓘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
(5)①下…狱,打入监狱;未服,不服.译为:陈希亮察明了向氏的冤情,将崔德赟打入监狱,崔德赟不服.
②所至,到的地方;易心改行,改变思想和行为.译为:他到的地方,狡猾的人和奸诈的官吏都会改变思想和行为,不改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答案:
(1)D
(2)B
(3)C
(4)C
(5)①陈希亮察明了向氏的冤情,将崔德赟打入监狱,崔德赟不服.
②他到的地方,狡猾的人和奸诈的官吏都会改变思想和行为,不改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2)B于是,就,连词.A.认为,动词;把,介词.C.在,介词;和,介词.D.音节助词,不译;到,动词.
(3)①体现陈希亮断案清明;⑤体现陈希亮擒贼有方.
(4)A.原文为“诏罢之”,意即下诏停止重建福胜塔,而非批准“馈军”;B.陈希亮并非误判沈元吉一案,原文“会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掾吏”;D.皇上没有“升迁陈希亮”,原文:既对,仁宗直希亮,夺瓘职知越州,且欲用希亮.希亮言:“臣与转运使不和,不得为无罪.”力请还滑.
(5)①下…狱,打入监狱;未服,不服.译为:陈希亮察明了向氏的冤情,将崔德赟打入监狱,崔德赟不服.
②所至,到的地方;易心改行,改变思想和行为.译为:他到的地方,狡猾的人和奸诈的官吏都会改变思想和行为,不改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答案:
(1)D
(2)B
(3)C
(4)C
(5)①陈希亮察明了向氏的冤情,将崔德赟打入监狱,崔德赟不服.
②他到的地方,狡猾的人和奸诈的官吏都会改变思想和行为,不改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 2020-05-13 …
郑某因小事打伤邻居陈某,但事后能主动向陈某赔礼道歉,并赔付了医疗费取得了陈某的 谅解。 2020-05-18 …
郑某因小事打伤邻居陈某,但事后能主动向陈某赔礼道歉,并赔付了医疗费取得了陈某的谅解。根据《治安 2020-05-19 …
求一成语.我一同事叫陈宇,关系很好.那天我突发奇想,写下了“陈”事不足,败事有“宇”的签名.结果好 2020-06-24 …
甲午战争后,镇远舰被日本拆解,所遗部分船锚、锚链、炮弹等被陈列于日本东京上野公园,直到抗战胜利后才 2020-07-04 …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A.隋朝建立B.隋灭陈,完成统一C 2020-07-28 …
铺陈排比事例是只针对议论文的写法吗?别的作文题材可以可以运用吗?铺陈排比事例可以单独成段吗?铺陈排比 2020-11-03 …
汉译英求专业翻译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 2020-12-10 …
2009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2周年纪念。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原始史料的是[]A、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2020-12-21 …
用英语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最后加一句什么?(用来表示自己已经陈述完)在很长的陈述之后,毫无疑问用“th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