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天祥三过无锡宝祐①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
题目详情
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①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徇之,庶天 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②,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比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于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鞭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又留蚊于素帐中 C.何有于我哉 D.青出于蓝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___。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 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D.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自量力徇之___ ②比旦皆没___
③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___ ④鞭之莫散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译:___
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
译:___。
宝祐①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徇之,庶天 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②,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比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于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鞭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又留蚊于素帐中 C.何有于我哉 D.青出于蓝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___。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 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D.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自量力徇之___ ②比旦皆没___
③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___ ④鞭之莫散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译:___
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
译: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幽于黄埠墩”的意思为:把他幽禁在黄埠墩,“于”解释为:在.
A项句子的意思: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于”解释为:从.
B项句子的意思: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素帐里.“于”解释为:在.
C项句子的意思为: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于”解释为,对.
D项句子的意思: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于”解释为:从.
故选:B.
(2)考查筛选文言文的信息的能力.有骁勇善战的壮士,仰慕文天祥的高义,一直在暗地里跟随着,而不是“元朝人派勇士追杀”.
故选:D.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特别注意“徇”的通假并写出意义.
①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②比:等到;③如:往,到;④鞭:用鞭子打.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是何、而、非”的含义.①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
②环绕着黄埠墩四面都是水,没有船的话根本无法到达,(文天祥)本就难以逃脱.
答案:(1)B
(2)D
(3)①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写出通假字,解释为“殉国”“殉难”“殉职”亦可) ②比:等到 ③如:往,到 ④鞭:用鞭子打
(4)①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得分点:“以”“赴”“是”,反问句式,语句通顺
②环绕着黄埠墩四面都是水,没有船的话根本无法到达,(文天祥)本就难以逃脱.(得分点:省略句式,“舟楫”“非”,语句通顺)
A项句子的意思: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于”解释为:从.
B项句子的意思: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素帐里.“于”解释为:在.
C项句子的意思为: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于”解释为,对.
D项句子的意思: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于”解释为:从.
故选:B.
(2)考查筛选文言文的信息的能力.有骁勇善战的壮士,仰慕文天祥的高义,一直在暗地里跟随着,而不是“元朝人派勇士追杀”.
故选:D.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特别注意“徇”的通假并写出意义.
①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②比:等到;③如:往,到;④鞭:用鞭子打.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是何、而、非”的含义.①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
②环绕着黄埠墩四面都是水,没有船的话根本无法到达,(文天祥)本就难以逃脱.
答案:(1)B
(2)D
(3)①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写出通假字,解释为“殉国”“殉难”“殉职”亦可) ②比:等到 ③如:往,到 ④鞭:用鞭子打
(4)①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得分点:“以”“赴”“是”,反问句式,语句通顺
②环绕着黄埠墩四面都是水,没有船的话根本无法到达,(文天祥)本就难以逃脱.(得分点:省略句式,“舟楫”“非”,语句通顺)
看了 文天祥三过无锡宝祐①四年,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2020-06-06 …
关于醉翁亭记的一道选择题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 2020-06-09 …
醉翁亭记第3段扩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2020-06-21 …
从黄山乘火车去西安旅游,沿途经过哪两个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试绘一幅旅游路线示意图(1)图中须标明: 2020-06-25 …
杂然而前陈者中的而与掇数枚而咒曰中的而用法意思一样吗?杂然而前陈者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020-07-03 …
杂然而前陈者中的而与掇数枚而咒曰中的而用法意思一样吗?杂然而前陈者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020-07-0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2020-07-13 …
郑州到登封的沿途讲解,及少林寺导游词急用请各位大侠忙我设计一条从郑州到登封的沿途讲解,及登封市的概况 2020-11-1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在宁静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 2020-11-27 …
《醉翁亭记》中的一个问题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