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关于道德礼法的一段古文意思就是道坏了,礼就出来了,…………最后是法反正是一段古文,整体理解是法是最无奈的最后手段来控制人的行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题目详情
关于道德礼法的一段古文
意思就是道坏了,礼就出来了,…………最后是 法
反正是一段古文,整体理解是 法 是最无奈的最后手段来控制人的行为
=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个不行!
礼崩XXXXX的,乐坏不知道有没有,礼崩一定有的
德性失然后贵仁义,是以仁义起道德迁,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
这句很接近但还不如意,
意思就是道坏了,礼就出来了,…………最后是 法
反正是一段古文,整体理解是 法 是最无奈的最后手段来控制人的行为
=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个不行!
礼崩XXXXX的,乐坏不知道有没有,礼崩一定有的
德性失然后贵仁义,是以仁义起道德迁,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
这句很接近但还不如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论语·为政》)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
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
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
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
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论语·为政》)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
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
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
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
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看了 关于道德礼法的一段古文意思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2020-06-12 …
德.梅齐里亚克的砝码问题一位商人有一个十磅的砝码,由于跌落在地而碎成4块.后来称得每块碎片的德.梅 2020-06-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2020-06-17 …
阅读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其一: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 2020-06-17 …
已知:伯夷叔齐为了坚持"臣子不能反叛君主"而决定不食周粟.求证:道德是虚伪的.温已知:伯夷叔齐为了 2020-07-11 …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2020-07-14 …
区别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的是a、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b 2020-11-23 …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且格。”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精神 2020-11-26 …
日行一善下一句是什么有人说:1.日行一善,积善积德2.日行一善必有报3.日行一善行善积德4.日行一善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