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材料二)子曰:“君子怀德,小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材料二)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材料三)台湾学者萧民元先生对材料二有过质疑,他认为“刑”是一个音误字(声音相近,写的人写时误听而错写),正确的应该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信,小人怀惠。”
(1)请指出材料一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
(2)你同意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吗?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和孔子的有关思想说说相关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解答此题,要先读懂材料中的文言文,知其大意.
    材料一中孔子的话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大意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明白了这个意思,答案就不难了.
(2)这实质上是一道探究题.探究性题目的做法,一是要联系文本,不能脱离文本,凭空探究;二是要联系自己,要观点明确,言之有据,有真情实感.此题要求对材料二中的“刑”还是“信”的问题进行探究,发表看法,这需要结合材料已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1)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养民以礼,反对用刑罚来整顿百姓.(2分)
(2)答案示例一:认同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如材料一所讲,孔子反对惩罚性的行为,“怀刑”同前面的“怀德”也对应不上.真正心里想的是“刑”的是小人,而不是君子.而“怀信”就符合君子的行为,告诉我们君子不像一般百姓一样只关注物质功利的现实世界,而是关注精神和道德的层面.
    答案示例二反对萧民元先生的观点,这里的“怀刑”意思是“君子关怀刑罚当否”,能够同后面的“小人关怀利益足够否”对应;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意思.要尊重经典文本,不能随意篡改.(观点(1分),理由2分)

参考译文
(1)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君子思念(想)的是道德,小人思念(想)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论语:颜渊曰:“请问其目?”中“请问其目”什么意思?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  2020-05-21 …

英语翻译《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2020-06-15 …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着,人恒爱之,敬人着,人恒敬之。用孟子曰  2020-06-16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  2020-06-21 …

xx学生,做人第一,尊敬师长,感恩知理,举止文明,彬彬有礼,一言一行,遵章守纪,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2020-06-28 …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  2020-07-25 …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  2020-07-29 …

英语翻译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2020-11-25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上述三段字体  2020-12-07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