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形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善,从而赏之 从:接着

B.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盖:大概

C.罚疑从去,所以慎形也。 去:离开

D.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 胜: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弃甲曳兵而走

B. 故孔子犹有取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

D. 赏之过乎仁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均能体现苏轼“重赏轻罚”的“仁政”主张的一项是

①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 ②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③过乎仁,不失为君子 ④罚疑从去,所以慎形也

⑤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⑥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4.下面对句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B.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

C.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D.《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译文:

 

(2)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C

3.C

4.C

5.(1)他们爱百姓爱得多么深厚,忧虑百姓的事忧虑得多么急切,而对待天下的人都是用宽仁忠厚啊!(2)所以天下的人都害怕皋陶执法的严厉,却喜欢尧用刑的宽大。


1.1】


分 析:
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的“去”意为“免除”。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的前者为连词,表递进;后者为连词,表转折。B项的前者为语气词,呢;后者为副词,哪。C项均用作主谓之间取独。D项的前者作介词相当“于”;后者作介词,比。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
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指穆王的感受;③对“仁”的态度;⑥引用诗经的话君子应如何避乱。②④⑤符合题意。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4】


分 析:
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A、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B、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C.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D.《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5】


分 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句注意“何其”(其爱民之何深的倒装)、“以君子长者之道也”(“以”当“用”译,“也”作语气词“啊”译);(2)句注意“坚”(严厉)、“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尚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时候,他们爱百姓爱得多么深厚,忧虑百姓的事忧虑得多么急切,而对待天下的人都是用宽仁忠厚啊!谁做了一件好事跟着就奖赏他,接着又歌颂、赞美他,用这个来赞成他好的开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坏事跟着就惩罚他,接着又怜悯、警戒他,用这个使他改掉过错,并且开辟新路。所以,那叹息或应许的声音,欢乐或悲伤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书上都能见到。成王、康王死后,穆王即位,周朝的道德传统开始衰败。然而穆王还命令他的大臣吕侯,告诉他办案要谨慎。穆王的话忧虑而不悲伤,威严而无怒气,显得慈爱而果断,难过地流露出哀怜无罪者的心情,所以孔子还认为穆王有可取的地方呢!

书传上说:“奖赏有疑问,还是给予奖赏,这是为了广施恩德啊!惩罚有疑问,就免除惩罚,这是为了谨慎用刑啊!”尧当政的时候,皋陶做狱官。将要判人死刑,皋陶接连多次说:“杀他!”尧却接连多次说:“宽恕他!”所以天下的人都害怕皋陶执法的严厉,却喜欢尧用刑的宽大。四岳说:“鲧可以使用。”尧回答说:“不行,鲧违抗命令,败坏了他的族类。”接着又说:“试用他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再三要杀人的主张,却采纳四岳推荐使用鲧的建议呢?既然这样,那么圣人的用意,大概也可以看出来了。《书经》上说:“判罪时有疑惑,只能轻判;授功时有疑惑,只能重赏。与其杀掉没有罪的人,宁愿自己犯不遵守成规定法的过失。”唉!赏罚必须恰当的道理都在这里边了。可赏可不赏的,奖赏他是超过了仁;可罚可不罚的,惩罚他是离开了义。超过了仁,还不失为君子;离开了义,就会变为残忍的人。所以仁可以超过,义却不能偏离啊!

古时候,赏赐不用官位、俸禄,惩罚不用刀、锯一类的刑具。用官位、俸禄赏赐,这种办法只能对能得到官位、俸禄的人产生作用,而对得不到官位、俸禄的人就没有作用;惩罚时使用刀、锯一类刑具,这种刑法的威力,只对可能受这种刑的人产生作用,对不会受这种刑的人却没有作用。古代贤明的君王知道天下的好事赏赐不尽,不能一一用官位、俸禄来勉励;又知道天下的坏事惩罚不尽,不能一一用刀、锯来制裁,所以有了疑惑就全都以仁爱之心来处理,用宽仁忠厚对待天下的人,使天下的人都互相带领回到宽仁忠厚。所以说这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上说:“君子如果喜欢听从贤者的话,祸乱便迅速停止;君子如果怒斥坏人的话,祸乱便会很快终结。”君子消除祸乱,难道有特异的法术吗?他有时喜,有时怒,总是离不开仁罢了。《春秋》这部书的原则是:立法从严,要求人家却从宽。依照《春秋》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条例,也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虎丘记(袁宏道)?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  2020-06-11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8分)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9分)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  2020-06-20 …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  2020-07-12 …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阅读下列  2020-07-16 …

刚刚考完语文,麻烦大家帮我分析一下作文题目。湖北卷作文素材: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刚刚考  2020-11-10 …

编译原理期末题目下列文法能否用确定的自顶向下分析的方法分析(写出判断过程).文法G:A->aABe|  2020-11-2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②睢阳③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阅读下  2020-12-1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阅读下面文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