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2013年12月中国梦•学术动态网:《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一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
题目详情
2013年12月中国梦•学术动态网:《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一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阅读以下观点片断,分析回答问题。
片断一 谈到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
(1)据片断一,肯定了秦始皇哪些政治贡献?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的?
片断二 谈到唐太宗: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2)据片断二,唐太宗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
片断三 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宋以后就不再打内战。近代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结果是,从1912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13年间,其间有14省宣布独立,根据统计,大小战争约有4百多场。毛泽东打倒蒋介石,让中国38年战乱之后重归中央集权。新中国成立64年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内战,历史证明,只要丢了中央集权,立刻就进入纷争的内战状态。
(3)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的积极作用。
片断一 谈到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认为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
(1)据片断一,肯定了秦始皇哪些政治贡献?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的?
片断二 谈到唐太宗: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2)据片断二,唐太宗变化了哪些制度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
片断三 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中国疆土辽阔,民族冗杂,文化深厚,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其必然性”。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宋以后就不再打内战。近代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结果是,从1912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的13年间,其间有14省宣布独立,根据统计,大小战争约有4百多场。毛泽东打倒蒋介石,让中国38年战乱之后重归中央集权。新中国成立64年来,我们没打过一次内战,历史证明,只要丢了中央集权,立刻就进入纷争的内战状态。
(3)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的积极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全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失误决策,有利于皇权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
故答案为:
(1)贡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全国.
理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失误决策,有利于皇权专制.
(2)制度变化:①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②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作用: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中国历史表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好处是避免内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集权有力的,就是国泰民安,凡是朝廷羸弱,必是内乱不断.”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
故答案为:
(1)贡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全国.
理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失误决策,有利于皇权专制.
(2)制度变化:①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度,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②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作用: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文化发展、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可有效避免内战,有利于国泰民安.
看了 2013年12月中国梦•学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及解析...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配制(配制比例浓度,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配制题记百分比浓 2020-06-05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2020-06-17 …
强弱之辩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 2020-06-22 …
汉武帝时一位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地方豪强有无‘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这个官员 2020-06-24 …
1871年,天皇宣布废除260余藩,设置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府和县,目的是A.加强天皇专制统治B. 2020-06-30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尊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 2020-11-13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2020-11-13 …
史书记载“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①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②以郡县制作为 2020-11-14 …
史书记载“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①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②以郡县制 2020-12-10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