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漂泊郑谷槿坠莲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脍输张翰①,橘树呼奴羡李衡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漂泊
郑谷
槿坠莲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
鲈鱼斫脍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
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注】:①张翰,晋人,因见秋风起而思鲈鱼脍归隐江东,后移居长安。②李衡,丹阳太守,呼橘为奴,畜橘养家。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淡无情”的原因。
(2)简要赏析颔联艺术手法。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概括作者“淡无情”的原因,要理解诗歌内容,“槿坠莲疏池馆清”写的是池塘叶落花疏萧瑟的景象;“十口漂零犹寄食”写的是生活艰难靠别人接济的窘况;“两川消息未休兵”写战争不断国家动乱;“黄花催促重阳近”写的是佳节临近而自己却漂泊在外;此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答;
(2)这里考查艺术手法,结合诗后注解可知是用典,运用了张翰的典故,作者用了“输”字,表明比不上他,不会像他那样归隐;运用了李衡的典故,作者用了“羡”字,表明作者羡慕之情,也表现出生活的艰难;结合注解和对诗句的理解可以组织答案;
(3)分析“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所表达的情感,可以从“重阳”、“登高”、“望二京”等去分析,“每逢佳节倍思亲”,从“重阳”、“登高”可以看出思乡之情、漂泊之苦;“望二京”表现的是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所以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1)夏末秋初景色萧瑟;进退无计生活艰难;临近佳节漂泊在外;战争连年国家混乱.
(2)连用两个典故,以进为退,通过自己与张翰和李衡的比较,抒发对他们羡慕之情,表现自己生活无依,无处安身的艰难处境.
(3)思乡的愁苦;漂泊的无奈;国运的忧虑

参考阅读
    郑谷常常在诗中抒发对患难时代的感伤,这种感伤又常常和自己身世的漂零动荡密切相关,因而从诗人写自身羁旅的作品中也可清晰地看出国家时局、社会灾难的影子.
    《漂泊>一诗云:“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脍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筏.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由于兵乱的爆发,郑谷举家避难入蜀,漂零不定,生活极为困顿窘迫.“十口漂零犹寄食”便是对自身艰难处境的描绘,而“两川消息未休兵”又点明战乱犹未平息的事实.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如下设问:so2有毒,所以不能用来食品漂白和保鲜,这个设问是错的,为什么?  2020-03-30 …

(2014•崇明县一模)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SO2作为食品  2020-05-17 …

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  2020-06-13 …

关于过氧化氢的漂白性为什么具有强氧化性的试剂如过氧化氢等就具有漂白性它是如何漂白物质的,原理是怎样  2020-06-14 …

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  2020-06-16 …

主仆对阅读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  2020-06-16 …

英语翻译主人待仆人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秋蝉."仆曰:  2020-06-16 …

主仆对主人待仆甚薄①,衣食常不周②。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  2020-06-16 …

近年来达赖喇嘛在国际上频繁活动,但他无论假以何种炫目的身份,饰以如何漂亮的言行,都难以掩盖其分裂国  2020-06-26 …

近年来达赖喇嘛在国际上频繁活动,但他无论假以何种炫目的身份,饰以如何漂亮的言行,都难以掩盖其分裂国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