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厩焚.子曰:伤人乎,不问马.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题目详情
厩焚.子曰:伤人乎,不问马.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从这个事例我们看到圣人对于他人生命的关爱.马棚失火,最可能的后果是马被烧死,但孔子的第一反应不是马这种先秦时期极其宝贵的财物会不会损失,而是有没有人员伤亡.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代出版的《论语》读本都是这样标点的,笔者认为,这一则改为如下标点会更妥帖些:“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笔者按:‘不’通‘否’).’问马.”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回答说:)“没有.”接着询问马的情况.
  按照前一种标点,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那么,孔子就是一个十足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了.
  按照后一种标点,孔子既关心人的伤亡,也关心马的伤亡,只不过先人后马,先重后轻,这样理解的话,孔子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博爱君子.笔者认为,两相比较,后一种标点更妥,理由有三:(一)符合古人一问一答的文法.(二)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三)符合儒家思想的一贯精神.
看了 厩焚.子曰:伤人乎,不问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