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古代冶金三绝麦保红①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今中外的冶金史上都出现过不少名匠。遗憾的是他们许多精湛的技艺久已失传,他们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冶金三绝麦保红
①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今中外的冶金史上都出现过不少名匠。遗憾的是他们许多精湛的技艺久已失传,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使科学家们去刨根究底。下面请看古代冶金的三绝,它们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呢?
②“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1965年在湖北江陵县楚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自用剑,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这把青铜古剑全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身有8个错金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③这把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宝剑距今已有2400多年,科学家鉴定后大吃一惊,原来这口剑不是由单一的锡青铜铸成,而是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这样一来就使脊部比一般青铜柔而坚,具有足够的韧性,保证在格斗中经得起撞击而不致折断;刃部质硬而挺,刃口锋利,能洞穿铠甲,其锋不摧。在试验中,用手握剑轻轻一挥,竟把叠在一起的多层白纸截断,真可谓天长地久,宝刀不老。
④含锡量大于20%后,青铜就会变脆,塑性和韧性极度恶化,而古剑的锋锷正确地利用了这个极限量。2000多年前的铸剑师在造剑时如何调整各种元素的成分,最后达到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这无疑一个极大的谜,也是一绝。
⑤铁是一种易锈蚀的金属,因此保留下来的古铁器要比古青铜器少得多。在印度德里郊外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古老的铁塔,名叫奎塔勃,它实际上就是一根巨大的神秘铁柱。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仿佛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估计重量为6吨。这根古铁柱放置在露天,经历了1500年的风风雨雨,奇怪的是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上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如新。
⑥这一奇迹从20世纪初就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他们试图用现代科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铁柱的成分合理,与现代耐候钢所含的元素大同小异。从有关的资料看,奎塔勃铁柱几乎是钝铁,它是用一种古老的锻造工艺制成的。首先,把铁矿石直接放在巨大的木炭炉内,用脚踏风箱吹风加热,矿石并不熔化,而是得到疏松的海绵状铁块,然后再用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巨大的铁柱就是用这些铁块在木炭焰火加热下锻打焊合而成。这种铁属于高磷低硫铁,并含有少量的铜。柱身上有一层棕黑色氧化膜,如果剥去氧化膜,颜色逐渐加深,数年以后与周围氧化膜已无法区分。这就是铁柱似锈非锈的秘密所在。
⑦在13纪以前的200多年内,强悍的阿拉伯铁骑与东侵的十字军多次激战在沙漠里,那寒光闪闪的大马士革宝刀曾使多少侵略者丧胆。据说古叙利亚工匠制造的这种弯刀锋利无比,把一根头发吹到刀刃上,立刻被分割成两段。遗憾的是宝刀尚能找到,但冶金和锻造技术久已失传。
⑧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冶金师无意中揭开了大马士革宝刀的秘密。这两位科学家都是研究金属的超塑性的。利用金属的超细晶粒组织获得超塑性后,就能使难加工金属如钛合金和不锈钢变得驯服。超塑性金属软如饴糖,伸长几十倍,吹塑成薄壁形状也不会断裂。
⑨阻止金属晶粒增大的办法之一是在铁中加入大量的碳,这样就形成了高碳钢。但是含碳量达1.5%时,又形成了大量脆性的渗碳体网状组织,以致这样的钢根本无法加工。现代高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许超过0.65%。
⑩大马士革钢的制造者不知用一种什么方法,既保持了相当高的含碳量,又避免了脆性。美国的冶金师首先使超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再用连续轧制方法把它加工成刀具,从而制成了新的大马士革刀。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6期,有删节)
(1)选文分别介绍了古代冶金三绝的特性,及科学家对这一特性成因作出的科学解释,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2)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3)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奎塔勃铁柱采用的锻造工艺有哪几个具体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15字)
(4)选文多处运用数字进行说明,请例举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古代冶金三绝麦保红
①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今中外的冶金史上都出现过不少名匠。遗憾的是他们许多精湛的技艺久已失传,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使科学家们去刨根究底。下面请看古代冶金的三绝,它们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呢?
②“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1965年在湖北江陵县楚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自用剑,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这把青铜古剑全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身有8个错金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③这把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宝剑距今已有2400多年,科学家鉴定后大吃一惊,原来这口剑不是由单一的锡青铜铸成,而是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这样一来就使脊部比一般青铜柔而坚,具有足够的韧性,保证在格斗中经得起撞击而不致折断;刃部质硬而挺,刃口锋利,能洞穿铠甲,其锋不摧。在试验中,用手握剑轻轻一挥,竟把叠在一起的多层白纸截断,真可谓天长地久,宝刀不老。
④含锡量大于20%后,青铜就会变脆,塑性和韧性极度恶化,而古剑的锋锷正确地利用了这个极限量。2000多年前的铸剑师在造剑时如何调整各种元素的成分,最后达到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这无疑一个极大的谜,也是一绝。
⑤铁是一种易锈蚀的金属,因此保留下来的古铁器要比古青铜器少得多。在印度德里郊外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古老的铁塔,名叫奎塔勃,它实际上就是一根巨大的神秘铁柱。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仿佛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估计重量为6吨。这根古铁柱放置在露天,经历了1500年的风风雨雨,奇怪的是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上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如新。
⑥这一奇迹从20世纪初就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他们试图用现代科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铁柱的成分合理,与现代耐候钢所含的元素大同小异。从有关的资料看,奎塔勃铁柱几乎是钝铁,它是用一种古老的锻造工艺制成的。首先,把铁矿石直接放在巨大的木炭炉内,用脚踏风箱吹风加热,矿石并不熔化,而是得到疏松的海绵状铁块,然后再用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巨大的铁柱就是用这些铁块在木炭焰火加热下锻打焊合而成。这种铁属于高磷低硫铁,并含有少量的铜。柱身上有一层棕黑色氧化膜,如果剥去氧化膜,颜色逐渐加深,数年以后与周围氧化膜已无法区分。这就是铁柱似锈非锈的秘密所在。
⑦在13纪以前的200多年内,强悍的阿拉伯铁骑与东侵的十字军多次激战在沙漠里,那寒光闪闪的大马士革宝刀曾使多少侵略者丧胆。据说古叙利亚工匠制造的这种弯刀锋利无比,把一根头发吹到刀刃上,立刻被分割成两段。遗憾的是宝刀尚能找到,但冶金和锻造技术久已失传。
⑧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冶金师无意中揭开了大马士革宝刀的秘密。这两位科学家都是研究金属的超塑性的。利用金属的超细晶粒组织获得超塑性后,就能使难加工金属如钛合金和不锈钢变得驯服。超塑性金属软如饴糖,伸长几十倍,吹塑成薄壁形状也不会断裂。
⑨阻止金属晶粒增大的办法之一是在铁中加入大量的碳,这样就形成了高碳钢。但是含碳量达1.5%时,又形成了大量脆性的渗碳体网状组织,以致这样的钢根本无法加工。现代高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许超过0.65%。
⑩大马士革钢的制造者不知用一种什么方法,既保持了相当高的含碳量,又避免了脆性。美国的冶金师首先使超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再用连续轧制方法把它加工成刀具,从而制成了新的大马士革刀。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6期,有删节)
(1)选文分别介绍了古代冶金三绝的特性,及科学家对这一特性成因作出的科学解释,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古代冶金三绝 | 特性 | 形成原因 |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 剑脊柔而坚,有足够的韧性;刃部质硬而挺,刃口锋利 | ① ___ |
奎塔勃铁塔 | ② ___ | ③ ___ |
大马士革宝刀 | 弯刀锋利无比 | ④ ___ |
(3)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奎塔勃铁柱采用的锻造工艺有哪几个具体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15字)
(4)选文多处运用数字进行说明,请例举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三段“原来这口剑不是由单一的锡青铜铸成,而是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解答第一问;根据第五段“放置在露天,经历了1500年的风风雨雨,奇怪的是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上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如新”,解答第二问;根据第六段“一些学者认为铁柱的成分合理…奎塔勃铁柱几乎是钝铁,它是用一种古老的锻造工艺制成的…这种铁属于高磷低硫铁,并含有少量的铜.柱身上有一层棕黑色氧化膜”,据此解答第三问;根据第十段“使超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再用连续轧制方法把它加工成刀具”,解答第四问.
(2)本题主要考查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是问句,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六段“首先,把铁矿石直接放在巨大的木炭炉内,用脚踏风箱吹风加热,矿石并不熔化,而是得到疏松的海绵状铁块,然后再用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巨大的铁柱就是用这些铁块在木炭焰火加热下锻打焊合而成”提取步骤,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字数限制.
(4)本题考查的是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判断和分析,找出举了具体的数据的句子,摘抄并分析,作用的答题模式为: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答案:
(1)(4分)①由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铸成,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 ②露天放置1500年,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 ③铁柱的成分合理,由钝铁锻造而成,含有少量铜,柱身有一层氧化膜 ④让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连续轧制加工而成 (每点1分,意同即可)
(2)(3分)①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段,起总领全文的作用;(1分)②内容上,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古代冶金的三绝;以问句设下疑问,既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每点1分)
(3)(3分)①铁矿石加热获海绵状铁块; ②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 ③铁块在加热下锻打焊合成铁柱.(每点1分,字数符合要求,意同即可)
(4)(3分)示例:句子,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仿佛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估计重量为6吨.
作用,此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铁柱的外形特征和重量,给读者以形象直观感受.(句子1分,作用2分.只写句子不作分析不给分.)
(2)本题主要考查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是问句,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六段“首先,把铁矿石直接放在巨大的木炭炉内,用脚踏风箱吹风加热,矿石并不熔化,而是得到疏松的海绵状铁块,然后再用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巨大的铁柱就是用这些铁块在木炭焰火加热下锻打焊合而成”提取步骤,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字数限制.
(4)本题考查的是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判断和分析,找出举了具体的数据的句子,摘抄并分析,作用的答题模式为: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答案:
(1)(4分)①由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铸成,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 ②露天放置1500年,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 ③铁柱的成分合理,由钝铁锻造而成,含有少量铜,柱身有一层氧化膜 ④让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连续轧制加工而成 (每点1分,意同即可)
(2)(3分)①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段,起总领全文的作用;(1分)②内容上,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古代冶金的三绝;以问句设下疑问,既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每点1分)
(3)(3分)①铁矿石加热获海绵状铁块; ②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 ③铁块在加热下锻打焊合成铁柱.(每点1分,字数符合要求,意同即可)
(4)(3分)示例:句子,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仿佛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估计重量为6吨.
作用,此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铁柱的外形特征和重量,给读者以形象直观感受.(句子1分,作用2分.只写句子不作分析不给分.)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古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听写英语和精听英语哪个会更好?我不明白听写为什么好,很多教材都说听写是提高英语的唯一途径.我感觉听 2020-06-13 …
透明塑料桌布上书放久了,字印在上面,如何清洗?透明塑料桌布上书放久了,整理的时候发现塑料上印上了字 2020-06-17 …
精彩回放。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 2020-06-20 …
已知甲酒精中纯酒精含量为72%乙酒精中纯酒精含量为58%两种酒精混合后纯酒精含量为62%如果每种酒 2020-06-30 …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 2020-07-01 …
银杏和杏的共同特征是()A.都由六种器官构成B.受精都脱离了水的限制C.都结果实D.都结种子 2020-07-08 …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水是由组成的.(2)水与酒精都是重要的溶剂,将50m 2020-11-02 …
现代科技这么发发了,为什么不重新制定一套精确的历法?现在的回归年,回归月,地球自转时间都比较精确了, 2020-11-06 …
90年前的五四运动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在一年前的抗击“5•12汶川地震”中,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 2020-11-27 …
阿尔法飞船上有两类精灵,一类精灵总是说谎,一类精灵从不说谎,每个精灵都知道其他精灵分别是什么类型,有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