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 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25.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26.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

27.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5.①木叶下、菊花黄;(2分) ② 比喻。(1分)

26.表现诗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做铺垫(或与下片的凄凉形成对比)。(每点2分)

27.英豪凋亡;年岁已高;飘泊他乡;功业未就。(每点1分)

【解析】

25.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审题,审出问的内容。本题有两问,一是“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这是针对意象设题,一是“‘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第一小问主要是找景,找具有季节特点的景物,主要是体现秋意。一、二两句即可体现秋意,“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木叶”是下,“菊花”是黄,这两个景物深切地体现了秋意之浓。第二小问很具体,直指修辞,而江苏卷常考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等。“千骑云屯平野”,这一句把“千骑”比做“云”,以云之聚集写人马之众多,写出当时军队的气势如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6.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了解这句话的来历,然后在结合内容和结构分析其作用。“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是杜甫的名句,意思是点烛读书,烛火越来越短;醉里看剑,酒越喝越痛快。红烛、古书、美酒、长剑,士子怀才,意兴昂扬,英雄醉酒论剑,胸怀万里,豪情万千。现用杜甫原句“看剑引杯长”入词,把他们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的种种情绪暗含其中,这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主要是为了下片服务,此时豪情满怀,而处境却是极其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可见“凄凉”的内容应在其后。“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这是凄凉之一;“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这是凄凉之二;“漂泊水云乡”,飘泊在江南水乡,这是凄凉之三;“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功名未就,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这是凄凉之四。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人畅游长江,逆流而上,在A处丢失一只水壶,他又向前游了20分钟后,才发现丢了水壶,立即返回追寻,  2020-05-17 …

甲乙两人在同一道路上从相距五千米的ab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五千米一小时,乙的速度为三千米一小时  2020-06-21 …

甲乙两名同学在同一道路上从相距5km的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5km∕h,乙的速度为3km∕h,甲  2020-06-30 …

英语翻译1,今天我们不上数学课2,你们的英语课在什么时候?3,玲玲的数学课在10点回的朋友回下,翻  2020-07-09 …

1、某人畅游长江,逆流而上,在A处丢失了一只水壶,他又向前游了20分钟后,才发现丢了水壶,立即返回  2020-07-1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滕王阁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  2020-07-23 …

甲乙两名同学在同一道路上从相距5km的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5km∕h,乙的速度为3km∕h,甲同  2020-11-29 …

小华和小明同时从a、b两地相对出发,60分钟相遇,小华到达b地并返回追小明,经过20分钟小华追上小明  2020-12-28 …

某人畅游长江,逆流而上,在A处丢失一只水壶,他又向前游了20分钟后,才发现丢了水壶,立即返回追寻,在  2021-01-17 …

某人畅游长江,逆流而上,在A处丢失一只水壶,他又向前游了20分钟后,才发现丢了水壶,立即返回追寻,在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