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滕王阁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滕王阁王安国滕王平昔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滕王阁 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滕王阁 王安国 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注】王安国是王安石四弟,王安石在《平甫墓志》中称王安国“年十二,出其所为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焉。自是遂以文学为一时贤士大夫誉叹”。据说,此诗为王安国十三岁时所作。 小题1: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此诗的尾联与王勃的《滕王阁诗》的尾联(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无论是在表现手法上,还是在表达的内容上都有着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 登阁俯瞰,城中绿树浓荫,千家栉比,市井兴旺;凭栏远眺,赣江遥接云天,江面上一叶扁舟,摇曳而过,如同游人从天边归来。(2分) “树密”、“千家”,给人以繁荣之感;“天际”、“一叶”,具有淡远闲静之趣。(1分)写出了滕王阁背城面江的独特风光。(1分) 小题2:从表现手法上看,两首诗的尾联都采用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的手法,言已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2分)从内容上看,两首诗的结尾都表达了滕王阁这块胜地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沧桑之变和盛衰无常的感慨。(2分) |
小题1: 试题分析:颈联以下转为从空间着眼,写高阁所在的地理形胜和周围风光。颈联上句写城市,南昌向来为名都,人烟稠密,市街繁荣,是商贾荟萃之所。下句写江水,赣江由赣州曲折北流,经吉安、清江,流经南昌,纵贯今江西全省,是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登阁俯瞰,城中绿树浓荫,千家栉比,市井兴旺;凭栏远眺,赣江遥接云天,江面上一叶扁舟,摇曳而过,如同游人从天边归来。上句是近景,下句是远景,“树密”、“千家”,给人以繁荣之感;“天际”、“一叶”,具有淡远闲静之趣。两句有远、有近,疏密衬映,一静一喧,相互对照,写出了滕王阁背城面江的独特风光。 小题2: 试题分析:滕王阁旧址在今南昌市新建县西章江门上,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在高宗时期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它背负名城,下临赣江,是历代游览胜地。王勃青年时长途跋涉,探望父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曾参与阎都督举行的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并诗,以精美的文笔,描绘高阁胜景,滕王阁从此著称于世。据《能改斋漫录》卷十一载,王安国这首诗,是他十三岁时登临滕王阁所作,时为1040年(康定元年)。据说当时“郡守张侯见而异之,为启宴张乐于其上”。王安国是王安石四弟,王安石在《平甫墓志》中称王安国“年十二,出其所为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焉。自是遂以文学为一时贤士大夫誉叹”。据此,王安国十三岁写作《题滕王阁》,不是没有可能的。王勃、王安国两位早慧的诗人,都在青年时代登临滕王阁,留下了为人传诵的名篇,这是唐宋诗坛上的佳话。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第八讲2、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 2020-05-17 …
王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2m-6,它的平方根为±(m-2),求这个数 2020-06-13 …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 2020-06-22 …
⊥93[4/8]具足,无可说而真说,捂空无法仍法,福慧大无可比,无作念足一切,清净法转圣王,依法修 2020-06-29 …
⊥142[4/8]具足,无可说而真说,捂空无法仍法,福慧大无可比,无作念足一切,清净法转圣王,依法 2020-06-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 2020-07-02 …
c#中关于“猴子选大王”算法的疑问?猴子选大王问题:一堆猴子都有编号,编号是1,2,3...m,这 2020-07-21 …
王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2m-6,它的平方根为±(m-2),求这个数. 2020-11-03 …
赏析一下简嫃的几个句子或说一说体会急那年的杜鹃已化做次年的春泥,为何,为何你的湖水碧绿依然如今?那年 2020-12-0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 2020-12-12 …